《Nature》:最热的基因编辑技术有难了:或可引发强烈免疫反应!
随着基因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基因编辑技术在医学治疗方面被寄予厚望。而在基因编辑中,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以其快速、高效、自由度高被称为“基因魔剪”。而在过去的时间内,CRISPR也不辜负我们的期望,让我们看到了又一个突破。
然而近日,来自于斯坦福大学儿科血液学家Matthew Porteus和Kenneth Weinberg领导的研究小组却发现了CRISPR-Cas9一个可能导致治疗失败的致命缺点:导致自身免疫!
而在今日一早,《Nature》也就这篇报道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最新的研究表明:人体中普遍存在Cas9的抗体!
由Matthew Porteus领导的研究团队在最新的研究中发现:在70%的人群中,都发现了Cas9的蛋白同源抗体,而超过一半的人都存在其同源物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这个结果意味着:人体中本身就存在着Cas9蛋白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而如果使用CIRSPR—Cas9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不一定如同人们预想的那般美好,甚至有可能会引发人体剧烈的免疫反应!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员一共选取了22份脐带血和12份健康成人血液进行分析,令人大吃一惊的是实验结果:
普遍来说:在脐带血中,79%具有SaCas9抗体;65%存在SpCas9抗体!而在进一步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在健康人体学一种,71%的也具有SaCas9抗体!这也就意味着:在人体中,自然免疫系统将会极大的降低CRISPR—Cas9基因疗法的效果!
既然提到免疫反应,那我们就不得不提及Cas9的工作原理。
CRISPR:Cas9的工作原理
CRISPR-Cas9是一种原始的免疫系统,最初在微生物中被发现。这个基因编辑系统依赖于被称为Cas9的酶,其在由特定RNA链的序列确定的位点切割DNA。因此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改变指导RNA的序列从而使得其可以切割特定的DNA片段,从而可以被用来治疗某些特定基因突变的疾病。
然而很不幸的是,外源蛋白如Cas9也可以引起持久的免疫反应。早在1999年,一位美国男孩因为在基因治疗的过程中因为激烈的免疫排斥反应去世,从而为狂热的市场降了一次温。而在今天,这篇研究也告诉我们:基因编辑系统的外源蛋白可能会引起人的免疫排斥反应。
基因编辑免疫问题: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直到如今,免疫反应依旧是器官移植难以跨越的一道天天堑。而在基因编辑的过程中,免疫排斥反应却没有得到我们足够的重视。
基因治疗研究人员熟悉免疫反应带来的威胁,有时在接受治疗前筛选患者对基因治疗成分的潜在反应。
因此,对此类免疫反应的检测可能是开发CRISPR-Cas9疗法的任何认真努力的一部分,特别是如果开发者计划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和其他监管机构申请批准销售其治疗。
马萨诸塞州剑桥的Intellia Therapeutics公司高级副总裁托马斯·巴恩斯(Thomas Barnes)正在评估对基因编辑系统在啮齿动物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免疫反应。
然而即便如此,基因编辑可能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在大众媒体和科学文献中很少被提及。 Porteus说道:“我一直在研究有兴趣开发基于CRISPR-Cas9的疗法的研究人员,然而他们很少会去研究免疫排斥反应。如果我们使用基因编辑技术治疗患者的时候,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免疫排斥反应导致意外发生,这可能使得基因编辑技术的前路变得极其渺茫起来。我所做的研究是希望大家把目光投向这一领域,而不是急着投入临床。”
基因编辑:会折戟吗?
对此,Porteus博士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基因编辑领域像是上帝为人类推开的新世界大门,我相信人们还会热衷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但是可能会寻找新的方法来实现基因编辑。”
不管未来基因编辑领域如何发展,不可否认的是:这一研究使得大量的基因编辑公司市值大幅度下滑。市场完成了其基本的职能。而科研还在路上。
您觉得基因编辑技术的未来会在何方?(生物谷Bioon.com)
Am J Physiol:基因分析实现个性化医疗!显著改善抑郁症治疗!
2018年1月16日讯 /基因宝jiyinbao.com /——像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等治疗抑郁的药物失败的原因可能是病人的遗传变异。一项最新发表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上的研究表明编码CYP2C19酶的基因突变会导致依他普仑治疗病人的疗效产生巨大的差异,而根据病人的基因组成情况确定依他普仑的剂量将显著改善其治疗疗效。该研究由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与来自挪威奥斯陆Diakonhjemmet医院的研究人员一起完成。
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
通常采用SSRIs治疗抑郁,其中依他普仑是临床最常用的药物。然而依他普仑的治疗很受限,因为该药对部分病人无效,同时还可能在一部分病人身上产生严重副作用。
为了实现个性化药物治疗,研究人员试图找到可以预测病人对药物反应的生物标记物。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编码代谢依他普仑的酶(CYP2C19)的基因突变对个性化医疗至关重要。该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该酶过表达,以至于血液中的药物浓度达不到治疗要求,疗效不佳,而一旦该基因缺失,血液药物水平就会太高。总体而言,参加该研究的2087名病人中有1/3的病人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不是太高就是太低。
有趣的是,研究人员发现30%携带该基因突变导致酶浓度太高或者太低的病人在一年内换成了其他药物,而携带正常基因的病人仅有10-12%更换药物。
“我们的研究表明CYP2C19的基因型在决定病人的依他普仑剂量上具有巨大的临床价值,可以帮助达到最佳的抗抑郁效果,”卡罗林斯卡研究院生理学和药学系的Magnus Ingelman-Sundberg教授说道,他与Espen Molden教授一起领导了这项研究。“因为CYP2C19参与了多种不同的SSRIs的代谢,因此这项发现也可能是用于其他的抗抑郁药物。”(生物谷Bioon.com)
原文出处:
Marin M. Jukić et al. Impact of CYP2C19 Genotype on Escitalopram Exposure and Therapeutic Failure: A Retrospective Study Based on 2,087 Patient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18). DOI: 10.1176/appi.ajp.2017.17050550
《科学》:基因疗法时代已经到来
基因疗法的历史
在四十五年前,基因疗法界的领军人物Theodore Friedmann博士曾设想过通过基因治疗来改善由单个基因引起的遗传性疾病。基因治疗可能具有治疗更方便、效果更持久的临床益处。与那些旨在提供某类蛋白质的疗法相比,对患者体内的细胞进行基因疗法处理,让其持续自动制造这些所需蛋白,就能避免患者重复输注药物的需要。比如说,对造血干细胞(HSC)进行基因工程改造让其制造内源性的凝血因子,从理论上说能持续缓解血友病症状,而不需使用酶或输血治疗。
在最初,基因治疗是被设计用来治疗先天性的遗传疾病,但近年来的科学发展让基因治疗在后天获得的疾病领域也有用武之地。近期最好的例子是用基因工程改造,治疗癌症的CAR-T细胞,只需一剂,就能在患者体内产生持久的反应,长期杀灭癌细胞。
基因疗法从概念转化为临床试验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但第一代基因疗法的结果总是让人处于从希望到失望的循环,结果显示,那些基因疗法要么缺乏实际的临床益处,要么会产生意外的副作用,有时候甚至导致接受治疗的患者死亡。在1996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顾问委员会对这些试验进行了评估,他们认为这些试验的结果令人失望,是因为科学界当时对病毒载体、目标细胞和组织以及疾病的认识还不足。于是,该委员会建议研究者重返实验室,对基因疗法继续进行钻研。
之后,研究者发现了新的载体,对目标细胞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从而引发了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和21世纪初期出现的第二代基因疗法的临床试验风潮。这些试验显示,基因疗法能在目标组织中造成持续的修改效果,甚至在一些试验中展露临床益处。但是,高效能的转基因也导致了高毒性的副作用,比如有插入导致的遗传毒性,破坏免疫细胞、以及与载体有关的免疫反应等等。于是,基因治疗仍待进一步完善。
在最近的十来年里,有关基因治疗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对疗法安全性的改进和对基因转移效率的改善等等,让基因疗法有了巨大的临床进展。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已有几种基因疗法和基于基因编辑的疗法获得了FDA批准,另外还有多种基因疗法获得了FDA颁布的“突破性疗法”的称号。下面将着重讨论这些成功的疗法,以及有望在近期转化为基因治疗的相关技术。
基因工程技术:从病毒载体到基因组编辑
基因疗法所涉及的基因工程技术主要有三种,包括病毒载体、基因编辑和细胞改造。其一是将正确的基因通过载体送入目标细胞让其发挥作用;其二是直接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复目标细胞的缺陷基因;其三则是从患者体内提取细胞在体外进行修改,然后再重新输回患者体内发挥作用。它们各有优劣,适用范围和操作难度也各不相同。
病毒载体技术
对于第一种技术,研究者用来传递基因的载体多是病毒类载体,因为它们能将基因整合进宿主基因组。经过基因改造后,这些作为载体的病毒具有复制缺陷,无法增殖,达到能将基因转移到人体细胞的基因组中而无毒性的效果。目前最具临床潜力的是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es)载体和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es,简称AAV)载体。
在20世纪80-90年代开发出的γ-逆转录病毒载体(γ-retroviral vectors)是首个被证明能将基因传递给能重新生长的HSC的载体。它和C型逆转录病毒(C-type retroviruses)曾被用于第一代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旨在将缺陷基因的正常拷贝传递到患者的HSC或T细胞中。后来研发的慢病毒(lentiviruses)载体和泡沫病毒(spumaviruses)载体将这类技术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慢病毒载体能把基因转移到非分裂期细胞中,而不影响处于G0的细胞,它还可以携带更大、更复杂的基因盒。慢病毒和泡沫病毒载体的另一个优点是它们会优先整合进基因的编码区域,而不像γ-逆转录病毒载体那样,会整合进入基因的5’非翻译区,从而降低在HSC中致癌的潜在风险。 因此,慢病毒载体是目前大多数HSC编辑的首选工具,但是γ-逆转录病毒载体仍然在一些T细胞基因工程和某些基因疗法中有用武之地。
AAV载体则是从非致病、无病毒包膜、天然具有复制缺陷的细小病毒(parvovirus)发展而来。野生型AAV需要另一个病毒如腺病毒(adenovirus)或疱疹病毒(herpevirus)的帮助进行复制。在基因疗法中,AAV的所有病毒编码序列都被想要表达的基因盒所取代,从而不会造成病毒感染。 AAV载体的一个限制是不能容纳超过5.0kb的DNA,相比之下,γ-逆转录病毒或慢病毒载体最多可以容纳8kb。 而且,AAV载体主要是非整合性的,它们转移的DNA会作为稳定的附加体(episome)存在,这能减少与整合进宿主基因相关的风险,但也限制了它们在有丝分裂后细胞中的长期效果。在20世纪90年代,有试验显示了AAV载体在动物各种目标组织中进行基因传递的能力,其中包括肝脏、视网膜、心肌和中枢神经系统等。临床试验测试了AAV载体在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给药时的效果,结果显示,利用AAV载体递送的转基因在合适的情况下(比如短期用免疫抑制药物)能在接受者体内长期存在,递送到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中的转基因效果能长达三年。这些进展为将基因递送至大脑和肌肉奠下了基石。虽然AAV的安全性较佳,但其疗效受到剂量限制以及对AAV的免疫反应影响。
基因编辑技术
与只能添加基因的病毒载体相比,基因编辑技术可以达到添加基因、消除基因、矫正基因以及其他多种基因组编辑的效果。基因编辑既可以在体外细胞进行,也可以将基因编辑工具递送到体内进行原位基因组编辑。要对于目标基因进行编辑,第一步是进行受核酸酶(nucleus)介导的双链断裂,引发细胞中的DNA重组和修复。非同源末端链接(NHEJ)性质的重组能够有效地插入、删除或灭活某基因。而同源导向修复(HDR)则能在有正确的DNA模板存在的情况下,用于制造正确的对应序列,达到修复基因的目的。早期的基因编辑手段依赖于特异性锌指核酸酶(ZFNs)或者大范围核酸酶(meganucleases),对于每个待编辑的目标DNA区域都要重新设计特定序列,在可操作性和易用性上不尽如人意而限制了普及性。在2009年,基于名为TALEs细菌的蛋白开发出的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物核酸酶技术(TALENs),能有效切割DNA的任何目标序列,让基因编辑技术大步前进,但这项技术仍然需要对每个DNA目标序列设计特定的核酸酶,因而有一定的局限性。
到了2012年,研究者发现了一种细菌防御机制,包括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及相关核酸内切酶(Cas)的CRISPR/Cas9系统在有引导RNA(gRNA)的存在下,能方便准确地切割DNA,这导致了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横空出世,并被迅速应用到各类真核动物细胞,大大简化了基因编辑的工作量并且降低了花费。通过CRISPR/Cas9系统可以增添、敲除、开启或关闭基因,对任何哺乳动物细胞的基因进行替换和改造,从而改善缺陷基因的功能或者遏制致病基因,甚至能通过敲除细胞表面蛋白达到阻碍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目的,或者通过编辑免疫细胞为器官移植患者降低免疫排斥反应等等,在诸多疾病治疗领域大有可为。目前研究者正在改善该技术的脱靶效应和安全性,以便让其为更广大的患者带来福音。
跟病毒载体相比,基因编辑技术能较精确地编辑基因组,克服病毒载体插入位置较随机的问题,从而避免随机整合可能带来的原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等副作用,并且,通过基因编辑引入的基因能受到目标组织内源性启动子的控制,让基因表达更具生理相关性。但是,将基因编辑所需的全部组件递送至目标组织细胞内仍有一定难度。如果只需要NHEJ编辑,那么用非整合性病毒载体即可达到目的,但如果需要进行有DNA模板的HDR编辑,那么目前的技术仍需要优化,才有望在一些特定细胞中达到可接受的效果。
细胞工程
近年来在癌症研究学界声名鹊起的免疫疗法,其中之一就是基于工程化T细胞的CAR-T基因疗法。CAR-T中的CAR是指工程化的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由一个来自免疫球蛋白分子或T细胞受体的抗原结合结构域和介导细胞内信号传导域融合,从而激活和增强T细胞的功能和持久性。CAR-T 治疗首先要从患者体内分离T细胞,在体外将工程化的CARs传送到T细胞中,产生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让其能识别和杀灭癌细胞,经由体外扩增后再次注入患者体内,以此达到消灭癌细胞的效果。理论上,CAR-T可以达到一劳永逸的治愈效果。在2017年一年内,美国FDA就批准了2个CAR-T疗法,用于治疗难治性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目前在这领域的研究旨在加快患者个体化CAR-T的制备过程,扩大CAR-T的适用范围到骨髓瘤和实体瘤,以及降低治疗时的危险性和副作用。
CAR-T疗法能针对的不仅仅是癌症。与生理存在的抗原受体相比,CARs可被设计来识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糖脂以及HLA-肽复合物等等,所以在将来还有潜力治疗以T细胞为基础的其他疾病,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艾滋病等等。
总结
基因疗法可算是有史以来最复杂和多样化的药物疗法。从研究性学术环境中起步,通过与生物技术公司和制药企业的合作转变为工业化的药物开发途径。近年间,基因编辑技术基础理论方面的进展、多个临床试验的成熟结果以及监管方的批准,显示了基因治疗进入了一个兼具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时代。但这个领域中仍然存有许多挑战,包括处理整合性基因载体的遗传毒性,降低基因编辑的脱靶效应,和提高基因递送和编辑的效率,让其达到有临床益处的水平等等。种种结果显示,基因疗法的潜力极大,有望在不远的将来解决一些至今让医疗界素手无策的顽疾,为人类健康带来持久的益处。(生物谷Bioon.com)
PNAS:日本科学家在脂肪细胞中发现影响胰岛素敏感性的新基因
2018年2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肥胖相关的代谢平衡受损很大程度上与脂肪组织功能失调有关,但是在肥胖疾病中脂肪组织功能失调的机制还没有得到全面揭示。最近来自日本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在脂肪细胞中高表达的基因能够改善代谢,或可成为未来治疗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的新靶点。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PNAS上。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希望能够找到一些新基因提供一个之前未报道过的新机制来揭示脂肪细胞代谢功能,结果他们发现Fam13a(family with sequence similarity 13, member A)是一个能够影响脂肪细胞内的胰岛素级联信号的新因子。研究结果表明Fam13a在脂肪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主要表达在成熟脂肪细胞中,相比瘦小鼠,它的表达在肥胖小鼠的脂肪组织中出现了显著的下降。
研究人员发现Fam13a能够招募蛋白磷酸酶2A(PP2A)和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导致IRS1避免发生蛋白酶体途径降解。该研究进一步证明敲除Fam13a能够加重肥胖相关的代谢紊乱,而特异性激活脂肪细胞中的Fam13a可以改善代谢改变脂肪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
这项研究发现了一个通过Fam13a调节脂肪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的新机制,揭示了该基因对调节系统性代谢平衡的重要作用,表明Fam13a可能是治疗肥胖相关代谢疾病的一个潜在药物靶点。(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处:
Donytra Arby Wardhana, et al. Family with sequence similarity 13, member A modulates adipocyte insulin signaling and preserves systemic metabolic homeostasis. PNAS 2018; published ahead of print January 31, 2018
安全脑靶向基因疗法:发现病毒载体通过血脑屏障所需的结构
基因疗法研究最新进展:发现基因疗法的病毒载体通过血脑屏障所需的结构。这个结构是8个紧密排列的一组氨基酸,是较低剂量脑部和脊柱疾病基因治疗的关键因素。该结构有利于高选择性脑部基因疗法研发,也有利于肝脏毒性的降低。
基因疗法有望彻底改变许多疾病的治疗方式,包括ALS等神经系统疾病。但是传递治疗基因的小病毒在高剂量时可能会有不良副作用。那病毒又是如何通过血脑屏障,最近北卡罗来纳大学(UNC)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病毒从血液进入大脑所依靠的结构,这也是基因疗法能以较低剂量治疗大脑和脊柱疾病的关键因素。
“这些病毒有效地进入大脑的结构“footprint”的发现,可以帮助设计潜在更安全的脑靶向基因疗法。”研究作者Aravind Asokan博士说道。该研究已发表于《Molecular Therapy》的2月期刊上,主要针对腺相关病毒(AAV),基因治疗中常用的病毒载体。我们被处在自然形态下的这些小病毒感染,通常不会引发疾病。因此基因治疗中,科学家们移除大部分AAV基因组,用治疗性基因物质取代它,然后拷贝数万亿份,注入患者体内。
原则上,科学家可以修饰AAV感染某些特定的细胞而不影响其他,从而将其集中在最需要的地方。但是大多数AAV不容易从血液进入大脑。与其他病毒一样,它们往往被紧密连接大脑毛细血管的细胞即血脑屏障阻断。为了在脑部达到治疗效果,有时必须使用高剂量的AAV,这就提高了剂量依赖毒性的可能。
对于这项研究,Albright、Asokan和他的同事们试图分离出使AAV更容易穿过血脑屏障的特征。他们从两种已知的AAV开始,一种不能有效穿过血脑屏障,而另一种可以。他们通过让着两种AAV一个到另外一个交换短DNA片段,创建一个小型AAV变种库。然后他们在小鼠身上测试这些变种通过血脑屏障的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在病毒包被上分离出了一组氨基酸。这仅包括8个紧密排列的氨基酸,却赋予病毒有效跨越血脑屏障的能力。Albright说:将这种结构footprint移植到另一种AAV菌株上,从而使它们更容易进入大脑。”
该发现表明,其他针对大脑或脊髓的基因疗法所用的AAV,也可以通过与此相同或相似的一组氨基酸来改善。这有利于更有效地通过血脑屏障,因此原则上只需要较小剂量来就可达到治疗神经系统类疾病的效果。
较低AAV剂量本身就意味着更小的副作用。但这项研究另一最大的意义在于,UNC的科学家发现了另一潜在安全利益:与其亲本毒株相比,含有此关键氨基酸组的AAV变体,不太可能进入其他非脑细胞,包括肝细胞,因此可以降低肝毒性。当需要高剂量时,短暂的肝毒性是基因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问题。Asokan说到:“我们还发现,含有这组关键氨基酸footprint的AAV变体会优先进入神经元,而不是其他的脑细胞。这对设计针对大脑的基因疗法尤其有用。”
针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基因疗法,目前大部分处于临床前或者临床研究中,包括治疗ALS、亨廷顿舞蹈病、脊髓性肌萎缩症、弗里德里希共济失调,还有其他疾病。这组AAV氨基酸如何使病毒通过血脑屏障的具体分子机制还未破解,而又如何让这种血脑屏障通过所依赖的结构因物种而异,相信UNC研究人员将会继续研究给大家答疑。我们期待这方面跟多的进展来推动神经系统性疾病的研究。(生物谷Bioon.com)
总局发布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基因检测试剂等4项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的通告
为加强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工作的监督和指导,进一步提高注册审查质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制定了《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基因检测试剂(PCR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幽门螺杆菌抗原/抗体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抗人球蛋白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肠道病毒核酸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现予发布。
特此通告。
附件:1.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基因检测试剂(PCR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2.幽门螺杆菌抗原/抗体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3.抗人球蛋白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4.肠道病毒核酸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以下简称为EGFR)突变基因检测试剂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对注册申报资料的技术审评提供参考。
本指导原则是针对EGFR突变基因检测试剂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
本指导原则是对申请人和审查人员的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果有能够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需要详细阐明理由,并对其科学合理性进行验证,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相关人员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生物谷Bioon.com)
建立基因编辑育种作物管理 加快产业化进程
“抓住当前我国农作物基因编辑技术的优势,建立基因编辑育种的法规、推动基因编辑新品种的审定与推广应用,对于促进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和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曹晓风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基因编辑育种本质上与化学或物理诱变育种等传统育种并无差异,但育种目标更精准、同时成本更低。”曹晓风认为,一个基因一个产业,高产、优质高附加值和高效农作物新品种是发展壮大种业的基础,对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在农作物基因编辑育种研发领域已处于国际领先行列。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养重大专项的支持下,中科院遗传发育所高彩霞研究员参与研发的“植物基因精准编辑技术”被《麻省理工评论》评为2016年对未来产业将产生重大影响的十大技术突破之一。“抓住和利用好这个历史机遇,我国将占据未来农作物品种创新的制高点,也将以产业带动为支撑,助力产业化扶贫,服务普惠‘三农’”,曹晓风说。
她指出,一些发达国家对基因编辑培育作物有明确界定,已实行市场化生产并将带来丰厚效益,而我国对基因编辑产品是否需要监管及如何监管尚未有政策出台。
“我们不能输在政策上,以致贻误新技术产品产业化的‘战机’。”曹晓风建议,加大力度支持基因编辑农作物的研发与应用,尽快制定和实施基因编辑农作物审(认)定程序,给予某些新品种转基因监管豁免权,开展对相关新品系的多点区域试验和示范,重视和规范基因编辑相关国际专利的保护和覆盖。(生物谷Bioon.com)
Mol Psych:全球性研究发现与机体智力相关的538个关键基因
2018年3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Psychiatry上题为“A combined analysis of genetically correlated traits identifies 187 loci and a role for neurogenesis and myelination in intelligence”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哈佛大学、南安普顿大学及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进行一项大型研究鉴别出了500多个基因与个体的智力直接相关;文章中,研究人员对比了来自全球超过24万人机体的DNA差异,来寻找和智力相关的基因,最后研究者鉴别出了538个基因在个体智力上扮演着关键角色,同时研究人员还在人类基因组中发现了187个关键区域和个体的思考技能直接相关。
图片来源:NHGRI
本文研究或能帮助研究人员理解人群智力差异的生物学基础,研究者表示,和智力相关的基因似乎还会影响其它生物学过程,某些和智力相关的基因还与机体长寿存在一定关联;此外,与个体问题解决能力相关的基因还与神经元在大脑中进行信号传递的过程直接相关。
基于这些研究结果,下一步研究人员预测,在一个单独使用DNA进行研究的独立群体中或许存在7%的智力差异;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鉴别出了的大量基因与智力直接相关,更重要的是,研究者还发现了一些特殊的生物学过程,遗传改变似乎会影响这些生物学过程从而产生个体间的智力差异,因此研究者仅利用DNA信息就能够预测另外一组研究对象的智力状况。
最后研究者lan Deary表示,我们知道,环境和基因都会诱发不同人群之间的智力差异,本文研究中我们发现了影响机体智力的关键基因,这就表明,健康和智力状况或许是部分相关的,因为某些相同的基因都会影响机体健康和智力表现;这项研究中所用的数据来自于英国生物样本库,后期研究人员还将深入研究来探索本文中所发现的这些基因与机体智力相关性的分子机制。(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处:
W. D. Hill, R. E. Marioni, O. Maghzian, et al. A combined analysis of genetically correlated traits identifies 187 loci and a role for neurogenesis and myelination in intelligence. Molecular Psychiatry (2018). DOI:10.1038/s41380-017-0001-5
做完基因检测再服氯吡格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