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时代
就找基因君

河北科大基因编辑中心近两千万采购项目开标

基因君

河北科大基因编辑中心近两千万采购项目开标

因韩春雨NgAgo论文而成为全球基因编辑领域焦点的河北科技大学,其总投资达2.24亿元人民币的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又有了新进展。

9月21日上午9时,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采购进口仪器设备项目在石家庄开标,预算金额为1958万。该项目的代理机构河北省国际招标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表示,开标会一直从当天上午9时持续到下午1时结束。

据中国政府采购网的公示信息,该项目的采购设备包括流式细胞仪等10个标段,上述工作人员表示,投标时间长短由标段、投标单位的多少来确定。该项目联系人李俊旭告诉澎湃新闻,因为是公开招标,很多企业来投标,但评标结果还没有公示,将在2-3天后在河北省政府采购网公示。

8月31日,中国政府采购网上公示了“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采购进口仪器设备项目公开招标公告”,采购人是河北科技大学,采购设备包括:流式细胞仪、压力循环药品制备系统、自动灭菌器、二氧化碳培养箱、微滴式数字PCR系统、PCR仪、超低温冰箱、液氮罐、酶标仪、紫外分光光度计,设备总预算金额为1958万元人民币。

另据河北省政府采购网的招标公示,该项目采取最低评标价法,也就是说,在全部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前提下,依据统一的价格要素评定最低报价,以提出最低报价的投标人作为中标候选供应商或者中标供应商。

设备采购的公开招标意味着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不再只停留在书面规划阶段。8月9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示了对该研究中心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批复内容表示“原则同意”建设该项目。据该公示介绍,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将建在河北科技大学新校区,总建筑面积2.52万平方米,包括室外工程在内的项目估算总投资达2.24亿元,所需资金由河北省财政性资金安排。

从预算金额上看,此次开标的1958万元设备采购费约仅占研究中心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的8.7%。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高歌猛进,被认为是颇具应用前景的生物技术,不少国内外实验室投入于基因编辑技术,希望进行优化,有所突破。对于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项目,有国内从事基因编辑的研究人员对澎湃新闻表示,“生命科学不是装备制约的领域,如果参与这个领域的国际竞争,拼的是速度、人才和机制。盖楼是从长计议,但是现在缺的不是大楼。”

另一方面,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被认为和该校副教授韩春雨关于基因编辑技术NgAgo的研究有关。5月2日,韩春雨为通讯作者的相关论文在国际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在线发表。

发表后,论文广受赞誉,NgAgo被国内媒体称为可冲击诺奖的第四代基因编辑技术,韩春雨本人也获得多项荣誉。但7月之后,由于国内外实验室大面积无法重复NgAgo实验,韩春雨课题组论文受到质疑。8月2日,《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报道,河北科技大学表示在一个月内(新华社为“一个月左右时间”),“采取适当形式公开验证结果,届时将有权威第三方作证。”

时至9月,河北科技大学迟迟没有付诸行动。9月12日,河北科技大学宣传部向澎湃新闻表示,学校的回复是:“无论韩老师本人还是学校,均没有做过一个月以后这种表述。”

韩春雨在9月11日对澎湃新闻表示,自己“正在找不可控的因素”,他认为“现在很多人做不出来,是因为一些未知的因素影响”。面对外界质疑,韩春雨告诉澎湃新闻,“我们回应是用实验结果去回应”。(生物谷Bioon.com)

Blood Adv:诱发脂质肉芽肿病的基因或和癌症发病直接相关

基因君

Blood Adv:诱发脂质肉芽肿病的基因或和癌症发病直接相关

图片来源:medicalxpress.com

2017年4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Blood Advance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国家基因组研究所( National Human Genome Research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出了和脂质肉芽肿病(Erdheim-Chester disease, ECD)发病相关的新型基因,或为后期开发新型疗法提供了一定帮助;脂质肉芽肿病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全世界大约有600名患者。

研究者Juvianee I. Estrada-Veras博士表示,鉴别出和脂质肉芽肿病相关的新型基因或有望帮助我们改善对这种疾病的诊断,当然我们也希望能够开发出治疗该病的新型疗法。ECD通常是由机体中不同器官中特殊的白细胞(组织细胞)的积累所引发,随后的炎症会对全身的器官和组织带来损伤,使得组织增厚、致密度增加以及结疤。正常情况下组织细胞能够破坏外来入侵的物质,保护机体免于感染。

尽管2014年制定了临床管理的共同指南,但目前治疗ECD并无标准的疗法,2011-2015年,研究人员对60名成年ECD患者进行了研究,他们对59份样本进行了分子检测,其中有一半样本中都含有BRAF V600E基因突变,这种突变有时在结肠癌、肺癌、甲状腺癌、脑部肿瘤和部分血液癌症中能够见到。研究者指出,其它患者则会在MAPK途径的基因上存在突变,该途径能够控制细胞生长和增殖,相关研究表明,尽管患者机体中存在炎症但并不存在癌症转移,但ECD应当被视为一种癌症,而且研究人员应当通过深入研究开发治疗该疾病的策略。

截止到目前为止,治疗ECD最常见的疗法就是干扰素,干扰素能够干扰癌细胞的分裂,并且减缓肿瘤生长,有些严重疾病的患者尽管利用干扰素进行了治疗但依然会死亡,诊断后的三年里ECD的死亡率大约为60%。最后研究者表示,阻断MAPK通路的疗法或许就能够阻断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比如利用药物vemurafenib, dabrafenib和trametinib进行治疗,而相应的疗法也能够帮助治疗并且改善ECD患者的生存率,如今dabrafenib和trametinib已经能够用来对携带BRAF V600E突变的ECD患者进行治疗了。(基因宝jiyinbao.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创编译整理,欢迎转发,转载需授权! 点击 获取授权  。更多资讯请下载生物谷 app.

原始出处:

Juvianee I. Estrada-Veras, Kevin J. O’Brien, Louisa C. Boy, et al. The clinical spectrum of Erdheim-Chester disease: an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 Blood Advances 2017 1:357-366; doi:10.1182/bloodadvances.2016001784.

MIT顶尖学者Jaenisch实验室《Cell》发布基因组DNA甲基化编辑技术

基因君

MIT顶尖学者Jaenisch实验室《Cell》发布基因组DNA甲基化编辑技术

9月22日晚,《Cell》发表了一篇来自MIT顶级学者Rudolf Jaenisch实验室题为“Editing DNA Methylation in the Mammalian Genome”的重磅文章。

MIT顶尖学者Jaenisch实验室《Cell》发布基因组DNA甲基化编辑技术
众所周知,近几年来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得很多以前很难完成的实验想法得以轻松完成,充分显示了CAS9的强大威力。也许基因组范围的基因编辑大家很熟悉,但是近一年来有关表观基因组的基因编辑方兴未艾,目前世界上很多实验室在开始在这个方向进行努力突破。
我们知道,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领域中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但是如何在特定区域实现精准的DNA甲基化编辑,长期以来都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不过,今年5月3日(比韩主席的NBT晚了一天,^_^),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所的胡荣贵研究员课题组在《Cell Discovery》(Cell Research姊妹刊,定位为PNAS,EMBO等水平)发表了一篇题为“A CRISPR-based approach for targeted DNA demethylation”的研究成果,该项研究成果采用CRISPR-CAS9系统,通过向传统sgRNAs中插入双拷贝的噬菌体MS2 RNA元件,构建了修改的单导向RNAs(sgRNAs)(sgRNA2.0),从而有利于Tet1催化结构域(TET CD)与dCas9或MS2外壳蛋白融合,进而结合到特定基因位点行驶DNA去甲基化功能。
MIT顶尖学者Jaenisch实验室《Cell》发布基因组DNA甲基化编辑技术
而就在8月29号,《Nature Biotechnology》在线发表了一篇来自日本科学家的研究成果,题为“Targeted DNA demethylation in vivo using dCas9–peptide repeat and scFv–TET1 catalytic domain fusions”。该研究成果和胡荣贵研究组的文章大同小异,思路上差不多,但是实验结果要更完备清楚一些,而且实验效率比较高,并且在多种细胞系和小鼠胎儿中实现了。这篇文章比《Cell Discovery》要早投稿两个月。
MIT顶尖学者Jaenisch实验室《Cell》发布基因组DNA甲基化编辑技术
比较有意思的是,今年6月份还有一篇发表在《Oncotarget》上题为“CRISPR-dCas9 mediated TET1 targeting for selective DNA demethylation at BRCA1 promoter”的文章利用上述相似的技术实现了BRCA1基因启动子区域的DNA去甲基化。最近oncotarget杂志名声不好,特别是近段时间该杂志发表了大量国内一些灌水文章,新的IF也下降了,搞得不少人认为一个新的Plos One出现了,不过这篇文章的水准肯定大大超过了杂志的要求了,的确是一篇非灌水的同类优秀文章。
MIT顶尖学者Jaenisch实验室《Cell》发布基因组DNA甲基化编辑技术
最后再说说刚刚发表的这篇《Cell》,这篇文章的投稿日期是3月3号,比上述的oncotarget投稿时间也就早了一个星期。不过,牛老板就是牛啊,尽管前面有类似文章发表,该发Cell一点都不含糊。Cell终究是Cell啊,除了“做工精细”是自然,内容也是更加丰富了,除了特异位点DNA甲基化的去除还可以在特定位点实现DNA甲基化。最重要的是在小鼠中也能很好的实现。该篇文章还有一大亮点就是 提供了详细的实验步骤,Cell真贴心,O(∩_∩)O~。Rudolf Jaenisch实验室的CAS9技术一向玩的很棒,Cell也是呼呼的出。他们实验室下一步是不是还要实现特定位点组蛋白修饰?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MIT顶尖学者Jaenisch实验室《Cell》发布基因组DNA甲基化编辑技术
生物谷Bioon.com)

调查:过度商业化的“天赋基因”检测

基因君

基因检测因为其高科技属性而自带神秘光环,明星在基因检测领域的涉及则让其更加广为人知。最初的基因检测领域都集中于对乳腺癌检测,而随着基因检测公司的发展,名目繁多的检测产品也推出市场,部分开展基因检测的公司大力投放广告铺天盖地的宣传将基因检测全能化、神化。

9月7日,两届奥运冠军、“拳王”邹市明的妻子冉莹颖在微博自曝为儿子邹明轩进行了天赋基因检测。该条微博一天之内获6万转发,紧接着拥有近千万粉丝的营销大号进行推广,相关话题“胖轩天赋基因曝光”更是在一天内获得百万级阅读量。而后,众多育儿微信及社区对其进行转发宣传,阅读量甚至突破10万。可以说这一轮营销推广过后,天赋基因检测已经走进了众多宝妈奶爸的视野。

调查:过度商业化的“天赋基因”检测

健康点在网上输入“天赋基因检测”,显示搜索结果28万个,大量的宣传广告软文充斥其中。据宣传,天赋基因检测是针对0-18岁儿童进行的基因检测,通过棉签进行唾液采集,就可以对孩子基因进行检测,确定孩子“某些领域的天赋”,从而“让孩子茁壮成长”“赢在起跑线上”。是不是听起来很诱人,这么简单就可以预知孩子发展了,以后可以定向培养,再也不用瞎报各种班,发展顺应遗传,天才不会被埋没,轻松就会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了。

基因检测发展的如此逆天了吗?真的这样美好吗?如果你心动了,如果你打算给孩子进行天赋基因检测,如果你打算按照基因检测的结果培养自己的孩子,你,已经进入了商家的“高科技陷阱”。

“天赋基因”不存在

天赋基因检测的概念出现于2008年,美国很多商业机构声称可以通过检测预测未来的发展,掀起了类似的基因检测狂潮,不同于现在成熟的以疾病检测为目的的基因检测,当时的基因检测由于没有科学依据和不符合伦理而被叫停,兜兜转转近8年后的今天,相同的概念在中国开枝散叶。

当前遗传学研究成果显示,有30亿个DNA碱基对分布于人类23对染色体上人类有25000个基因。由碱基对组成、具有遗传效应功能的片段,才称得上是基因。

有产品称,可从检测的几个基因位点预测孩子在认知、记忆、情景记忆、语言、运动、音乐与舞蹈等6方面的天赋潜能。奇云诺德创始人罗奇斌向健康点记者介绍,事实上,没有一个基因的名字是叫音乐基因或是运动基因,所谓的天赋基因其实是一种统计学上的“关联关系”,并不是“因果关系”。即便是检测出来某一个基因位点上具备和天才的一致,也是不能推断出具备天才一样的能力。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种统计学的“关联关系”:如果我们观察一群天才音乐家,发现他们在某些基因位点上和正常人比较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从而把这种基因位点差异作为区分正常人和天才的一个依据。

调查:过度商业化的“天赋基因”检测

然而这样的依据并不能成为判断标准。而且目前关于天赋这方面的科学依据非常之少,仍然是目前学术界备受争议的一个领域,更没有“基因决定未来”这一说法。

二代测序的兴起让基因检测成本急剧下降。成本的降低预示了基因检测应用领域和客户群的扩大。基因检测在医疗上的应用有着较严的监管,但是在消费领域的应用却监管不足,导致一些投机商有机可乘。为扩大市场和消费群体,他们将基因检测进行娱乐化,基因检测产品也就变身成“只要检测了天赋基因便能培养出天才”的娱乐化产品。

基因检测范围大,应用广,不恰当的宣传极易产生误导,儿童天赋基因检测已经被商品化,检测结果的真实性难以评估。健康点记者致电相关公司问到报告解读的专家资质对方也是语焉不详,反复介绍是教育方面的专家,对于是否具有相关资质则表示无法告知。

据健康点记者调查,天赋基因的概念已经被部分家长所知晓,但是大部分人对天赋基因检测还是持观望态度,短期内并不会带孩子去做相关检测。当年风靡一时的智商测验今天以新的面孔出现了。

天赋基因检测不合规

天赋基因检测是否合规?据罗奇斌介绍,国家并没有具体的法律条例针对天赋基因检测这个项目,但是对于基因检测一类的生产型企业,有相关资质的要求。从检测设备的资质到检测项目的资质,CFDA和卫计委都是有相关的审核和审批机制的。

资料显示,2014年国家紧急暂停高通量基因测序的临床应用,直到2015年正式公布了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的试点单位名单,试点单位名单的公布意味着基因检测产业将“有法可依”。

目前可进行的基因检测项目,包括肿瘤诊断与治疗、遗传病诊断、产前筛查与诊断、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可见,通过审批的商业基因检测均主要集中在疾病诊断和治疗领域,并不包含天赋基因检测。专业合法合规的产前基因检测都只能在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其他商业机构是不允许发放报告的,而天赋基因检测呢?挂着合法合规牌子的合法机构做的所有检测都是正规合法的吗?打着权威的牌子进行的其他检测就是合理的吗?

2013年12月9日,23andMe宣布公司暂停为新用户提供健康方面的基因检测服务。此举是为应11月26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他们的发出警告。FDA在其网站上公布的一封警告信称,这家位于硅谷的公司违反了联邦法律,只有获得FDA批准的医学测试才被允许做出此类声明。由于该仪器的错误判断可导致不必要的手术发生。据Bloomberg报道,在FDA看来,23andMe 的服务声称能够帮助使用者预防糖尿病、乳腺癌等疾病,而该服务的大多数用途表明它属于医疗设备类别,因此需要获得FDA的批准。

天赋基因检测不严谨

据药明康德介绍,目前常用于基因诊断的基因测序技术一共有三种——基于桑格测序法和芯片的单基因检测,外显子组检测,以及全基因组检测。这三者能够涵盖的信息量由少到多,检测的花费也由低到高。由于价格因素,前两者在目前占去了不少市场。

各类天赋检测基本上都是基因科研领域的GWAS研究结果分析。GWAS(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即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是指在人类全基因组范围内找出存在的序列变异,即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从中筛选出与疾病相关的SNPs。这是最常见的遗传变异,但也只是我们人体内DNA的很小一部分。

调查:过度商业化的“天赋基因”检测

正如前文所言,GWAS研究结果分析,是基因和各类天赋的相关性而非因果性。天赋基因检测宣称的检验6个位点、9个位点还是11个位点,都只是将孩子的基因信息与基因库中的大数据进行比对,基因突变位点是否一致。在宣传中不乏科研成果的展示,以证明相关位点的确与某些能力相关。罗奇斌介绍,这些基因位点部分来自于科学文献的研究结果,但是关于其中的病理研究还不是很透彻,在可信度和准确性,在科学性和临床应用上面,还存在着很多的争议,不能只靠基因位点就继续判断。相关专家也曾表示,任何一项基因检测,其科学性都是建立在大规模群体调查以及循证研究数据上的。这不仅需要在权威杂志上发表一两篇文章,而且需要多项研究达成共识,需要不同种族人群的研究数据。

人可以检测的位点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增加,从过去的几十个基因位点到上百万的基因位点,可以检测的基因位点是在人的全基因组范围内的。目前检测一个人的全基因组位点有30亿个“字母”(DNA分子),最新的一代测序设备能够重复检测30-100倍的全基因组,因此数据量在30亿的30倍以上(最少都超过100G的数据量)。

要做到疾病筛查的层面,对于能被检测的基因位点数量(数据量)需要非常的大,这个过程对于测序设备的要求不大,但是对于基因数据分析和解读的要求很高,国际和国内在基因大数据分析和解读上深耕的大数据公司很少。这些基因检测公司并不是基因大数据公司,只能算是基因行业的检测生产型企业。

基因检测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一项科技的成熟、推广也需要时间,基因行业从业者应该意识到自身所被赋予的社会责任,相关企业推广的产品不仅要经得起市场的考验,更要经得起科学的检验,如果相关企业不顾科学事实而急于谋取商业利益,只会阻碍对基因检测行业的长远发展。(生物谷Bioon.com)

《自然—通讯》报道研究发现调控日本血吸虫生殖发育基因

基因君

 

《自然—通讯》报道研究发现调控日本血吸虫生殖发育基因

从复旦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胡薇团队,绘制了日本血吸虫从合抱至性成熟产卵过程的动态表达谱,解析了整个发育过程的基因表达特征和分子事件,发现了雌虫与雄虫在合抱后的发育过程中功能分化明显,到成熟阶段达到完美的功能互补,并鉴定了调控雄虫合抱的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及控制雌虫生殖系统发育的G蛋白偶联受体,指出血吸虫的生殖发育调控可能与昆虫的激素调节模式类似。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血吸虫病流行于76个国家和地区,是仅次于疟疾的世界第二大寄生虫病。虫卵是其致病与传播的主要因素。了解和揭示血吸虫生殖系统发育成熟产卵的分子机制,不仅可以从分子水平认识血吸虫的有性生殖发育方式,也可以为开发抗血吸虫病疫苗和药物靶点提供分子信息。

胡薇课题组通过RNA测序技术分别获取了日本血吸虫雌虫和雄虫在性成熟过程中的不同时间点的基因表达谱,展示了4561条新的血吸虫转录本。对该动态表达谱分析发现,日本血吸虫的雌虫和雄虫在合抱前与合抱早期基因表达谱非常相近,随后差异越来越大;在整个性成熟过程中,雌虫表达谱变化剧烈,无论是表达变化的基因数量还是变化程度均远远高于雄虫。

而且,雌虫的表达基因在合抱后第4-6天之间,超过3/4的基因表达下调。分析显示,雌雄虫的功能在成熟后期实现了完美的互补,俨然发展为一个紧密依存的“产卵共生体”,即雌虫成为产卵机器,雄虫则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强壮”,为雌虫产卵提供庇护。基因表达模式分析还显示,性成熟过程丰富的基因表达谱变化模式,提示其具有复杂的调控机制。(生物谷Bioon.com)

GE医疗携手和元生物共建基因治疗平台+联袂助力中国精准医疗产业腾飞

基因君

2017年3月29日,上海——GE医疗与和元生物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元生物”)今日于上海举行签约仪式,正式签署基因治疗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基因治疗临床一二期及商品化治疗所需多种重组病毒的GMP生产方面达成战略合作,共建基因治疗平台。此举将推动中国基因治疗药物大规模生产,为中国精准医疗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新动力。和元生物潘讴东先生和GE医疗生命科学事业部大中华区生物工艺负责人林澍方女士参与签约仪式,GE医疗高级副总裁、GE医疗生命科学全球首席执行官Kieran Murphy先生,GE医疗生命科学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李庆先生也亲临现场予以见证。

GE医疗携手和元生物共建基因治疗平台+联袂助力中国精准医疗产业腾飞

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医学治疗手段,在过去十年里取得了巨大发展,并引领着精准医学领域最具革命性的全球医疗变化之一。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选出的“2017年十大突破性技术”中,基因治疗技术占据3席。然而,基因治疗目前仍然面临着靶向性、转化率低及安全性等诸多挑战。同时,各种重组病毒载体的大规模培养和制备技术始终是制约基因治疗药物工业化生产的关键,如慢病毒、腺病毒、腺相关病毒、逆转录病毒等。2016年,GE医疗与和元生物成功合作开发了一种全新工艺,实现了病毒生产所需微载体培养技术在一次性设备中的应用,这一关键性的技术突破为双方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GE医疗生命科学事业部总经理李庆先生表示:“一直以来,GE医疗始终是中国生物制药企业的长期合作伙伴,我们希望通过提供创新的技术和丰富的解决方案,推动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的产业升级。和元生物是中国基因治疗的开拓者,GE医疗与和元生物的‘强强联手’,将充分把握基因技术快速发展的契机,为中国基因治疗市场开启全新局面,让基因治疗造福更多患者。”

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构建生物医药新体系,其中,新药创制、精准医学、基因技术等领域成为未来发展重点。在此之前,针对精准医疗、靶向药物和新型药物的研发和生产技术已被纳入“中国制造2025”发展重点技术领域。随着精准医疗成为“十三五”规划的重点战略产业,中国的医疗产业升级正为GE医疗的本地发展提供巨大的空间。GE医疗将以全速数字化、全力本土化、全球化合作伙伴为中国战略,通过与中国生命科学行业领先企业长期合作,有效加速数字工业和先进制造融入本土产业链,实现生产力转化,助力中国精准医疗实现跨越升级。
 
关于和元上海

和元生物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技术和科研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上海市诚信创建企业、上海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质量服务机构以及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公司一直以基因治疗载体研发、生产与应用转化为核心,通过“院校合作+科研服务+产业化支持”的商业模式,专注于向国内的科研院校、医疗机构、医药企业等提供基因治疗研究CRO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同时基于多年积累和研发,公司已构筑成熟的基因治疗技术研发平台,形成基础研究、基因治疗药物研发和临床级病毒产业化制备三大发展方向,现已正式进入基因治疗药物开发领域,同时为基因治疗药物CMO业务打下扎实的基础。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未来将进一步发展成为辐射全球的病毒载体研发生产、CRO中心及基因药物CMO基地。
 
关于GE医疗

GE医疗集团提供革新性的医疗技术和服务,以满足需求,使全世界更多的人能够以更可负担的成本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GE(纽约证交所:GE)专注于世界至关重要的问题,以优秀人才和领先技术致力于应对行业重大挑战。GE医疗集团在医学成像、软件和信息技术、患者监护和诊断、药物研发、生物制药技术、卓越运营解决方案等多个领域,助力专业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生物谷Bioon.com)

Sci Rep:控制细胞衰老的基因被发现 人类长生不老有望实现

基因君

Sci Rep:控制细胞衰老的基因被发现 人类长生不老有望实现

图片来源:medicalxpress.com

2016年9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神户大学Biosignal研究中心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联合研究鉴别出了控制细胞衰老的基因,其或许可以永久阻断细胞的生长,这项研究中研究者主要利用多种不同浓度的抗癌药物来抑制肝癌细胞,从而诱导凋亡细胞死亡以及细胞衰老,同时研究者还比较了基因表达的水平;通过开发能够抑制这些基因活性的药物,或许就能够帮助科学家们开发高效的抗癌药物或者一些抗衰老的药物。

活的有机体在其生命周期中往往会经历多种压力,这些压力包括放射、紫外线、直接损伤DNA并且引发癌症的化学物质,当DNA损伤时有机体通常会很快对其进行修复,但当损伤较为严重时,机体就会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细胞反应:细胞凋亡和细胞衰老,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性的细胞死亡过程,而细胞衰老则会永久性地推迟细胞生长,这两种细胞反应能够抑制细胞的生长,这些细胞会遭受DNA损伤而免于细胞增殖以及癌变。

基于放疗的癌症疗法和抗癌药物旨在通过诱发癌变细胞凋亡来破坏癌症组织,然而科学家们认为这种疗法自身或许就是一种压力因子,能够诱导细胞突变并且引发癌变细胞发生改变,而且这些细胞通常会产生对疗法耐受性的克隆,从而导致癌症复发,而疗法诱发的癌变细胞发生的其中一种改变就是出现衰老细胞,研究者指出,通过分泌多种蛋白,衰老的细胞就会加速周围的癌细胞开始增殖并且发生恶性转变。

此前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利用低浓度的抗癌药物对癌变细胞进行作用就能有效诱导细胞发生衰老,在抗癌疗法中,药物会通过血流运输到癌变组织中,研究者预测,抗癌药物浓度的差异往往会因细胞和血管的距离而产生,因此尽管是在正常的癌症疗法中,衰老的细胞也会出现,如果在标准癌症疗法期间能够同时给药来抑制细胞衰老,那么或许就能够明显增加癌症的疗法效果。

此前研究小组发现,如果利用低浓度(10μM)的抗癌药物依托泊甙处理癌细胞,则会诱导细胞衰老发生,如果利用高浓度(100μM)的药物处理癌细胞则会引发细胞凋亡;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在三种不同的状况下处理癌细胞:A)无依托泊甙;B)10μM剂量的依托泊甙;C)100 μM剂量的依托泊甙,随后研究者利用DNA微阵列技术鉴别出了转录水平升高的基因。研究者预测到,对B疗法产生反应且表达水平增加的基因主要和细胞衰老相关,而对C疗法产生反应表达的基因则主要介导细胞凋亡,相比C疗法而言,在B疗法中表达增加的特殊基因或许在实现细胞衰老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比A疗法而言,在B疗法下有126个基因的表达水平会增加三倍;而相比C疗法而言,在B疗法中有25个基因的表达水平会增加两倍,这25个基因能够在衰老细胞中进行特殊表达,同时研究者们也证实诱发细胞衰老的基因就位于其中。如果研究者能够开发出一种药物靶向作用并且调节控制细胞衰老的基因的活性,那么或许研究者就能够将这种药物同常规的抗癌疗法结合来限制衰老细胞的出现并且增加癌症疗法的有效性;此外,有报道指出,引发个体老化的原因就是衰老细胞的积累,这就意味着,控制细胞衰老的药物或为开发和健康相关的抗衰老产品会提供更多的研究基础和思路。(基因宝jiyinbao.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创编译整理,欢迎转发,转载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 。更多资讯请下载 生物谷APP.

Identification of cellular senescence-specific genes by comparative transcriptomics

Taiki Nagano, Masayuki Nakano, Akio Nakashima, Kengo Onishi, Shunsuke Yamao, Masato Enari, Ushio Kikkawa & Shinji Kamada

Nat Commun:新型基因疗法或可有效抑制癌症转移

基因君

Nat Commun:新型基因疗法或可有效抑制癌症转移

图片来源:medicalxpress.com

2016年9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癌细胞在机体中扩散被称之为癌症转移,其实引发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MIT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基因疗法,该疗法或有望抑制乳腺癌发生转移。文章中,研究者利用microRNAs来控制癌症转移,microRNAs分子是一种能够调节基因表达的小型非编码RNA分子。

据研究者Natalie Artzi介绍,这种新型疗法能够结合化学疗法,在癌症扩散之前治疗早期阶段的乳腺癌;我们的想法是,如果癌症在早期阶段能够被诊断出来,除了利用化疗来治疗原发性肿瘤外,利用特殊的microRNAs分子进行治疗或许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研究者的目的就在于抑制引发癌症转移的癌细胞发生扩散。通过microRNAs进行的基因表达的调节被认为在抑制癌细胞发生扩散上扮演着重要作用;近来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这种基因表达调节的干扰,比如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遗传改变或许对于基因表达的水平有着明显的影响,而且还会引发患癌风险的增加。

为了鉴别特殊的microRNAs分子是否在乳腺癌进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及是否能利用其来抑制癌症转移,研究者首先进行了一项广泛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他们对比了三个数据集,其中一个是SNPs,另一个则是microRNAs同基因组结合的位点,第三个是和细胞运动相关的乳腺癌相关的基因。通过分析,研究者发现了名为rs1071738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能够影响癌细胞发生转移,同时该SNP还能够干扰两个microRNAs分子(miR-96和miR-182)的结合,这种干扰作用随后就能够抑制miR-96和miR-182分子控制Palladin蛋白的表达。

此前研究中,研究者们发现,Palladin蛋白在乳腺癌细胞的迁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项研究中,当研究者对细胞进行体外实验后他们发现,miR-96和miR-182分子能够降低Palladin蛋白的表达,从而降低乳腺癌细胞迁移并且扩散到其它组织中的能力。研究者Artzi说道,此前研究讨论了Palladin在控制癌细胞迁移和扩散中的角色,但并没有人尝试利用microRNAs来沉默这些特殊靶点并且抑制癌症转移,这项研究中我们阐明了microRNAs在阻断乳腺癌扩散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随后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方法将工程化的microRNAs运输到乳腺肿瘤中,他们将含有microRNAs分子的纳米颗粒嵌入到了水凝胶支架中,随后将水凝胶支架结构植入小鼠机体进行研究。研究者发现,这种新方法就能够有效准确地将microRNAs分子运输到靶向乳腺肿瘤位点中,而且会明显降低乳腺癌的转移。研究者说道,我们局部地改变细胞就是为了抑制癌症转移发生。

未来为了增加疗法的有效性,研究者将化疗药物顺铂加入到了纳米颗粒中,这就会明显抑制原发性肿瘤的生长以及转移;研究者认为,相比系统性的治疗而言,局部运输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其可以以较高且有效的剂量进行作用,尤其是包含两种microRNAs和顺铂的联合疗法。这项研究或为后期研究人员将实验性的疗法同传统化疗相结合来治疗癌症提供新的思路。

最后研究者Artzi说道,到目前为止我们对本文的研究结果非常满意,这种新型基因疗法的效果看似来非常不错,因此下一步我们将会在大型模型上进行试验,随后再转向临床试验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尽管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我们坚信未来是光明的,而且我们也能得到非常可喜的研究成果。(基因宝jiyinbao.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创编译整理,欢迎转发,转载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 。更多资讯请下载生物谷app.

Local microRNA delivery targets Palladin and prevents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Avital Gilam, João Conde, Daphna Weissglas-Volkov, Nuria Oliva, Eitan Friedman, Natalie Artzi & Noam Shomron

超越韩春雨?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在南京大学问世

基因君

超越韩春雨?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在南京大学问世

超越韩春雨?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在南京大学问世

2016年9月15日,《Genome Biology》报道了一种基于SGN的基因编辑新技术,以结构引导的内切酶(SGN,Structure-guided nuclease)实现体内外DNA任意序列的靶向和切割。论文一作为Shu Xu,论文通信作者为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的周国华(Guohua Zhou)研究员、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的赵庆顺(Qingshun Zhao)教授和朱敏生(Minsheng Zhu)教授。做为基因编辑领域的从业者,读后很有感触,应BioArt主编之邀请,以半学术的方式、以随笔的形式写出,与各位分享,不严谨之处请大家各自消毒。

感触之一:构思巧妙,略有瑕疵,瑕不掩瑜。

论文中,作者巧妙地融合FEN1(Flap endonuclease-1,是一种可以特异性识别flap结构的核酸内切酶,参与DNA的复制,修复和重组过程;除此之外它还具有双链DNA特异的5‘-3’的核酸外切酶活性)和已经被成功用于ZFN和TALEN的DNA剪切结构域Fok I,结合标准化的linker(GS repeats),设计了一个chimeric protein,实现了可编程的基因编辑系统,具有以下特点:短链ssDNA导向的基因组特定位置;编辑结果是产生大片段的deletion(可以大于2.6kb);可以在斑马鱼胚胎中成功编辑内源基因。这个构思,看得出包含ZNF以及TALEN的影子,其实这三者设计思路是一致的,其创新点在于靶向元件的选择十分巧妙,切割元件直接me too。令人惊喜的是,这种原创性工作出自我们中国科学家团队,略有遗憾的是,论文中体内靶点做的偏少,也没有以CRISPR或者TALEN为对照,导致尚不能够评估其相对低的编辑效率是来自位点特异性障碍还是来自技术本身(znf703基因编辑效率1/96≈1%;cyp26b1基因编辑效率是3/29≈10%、这个位点还真不低)。另外一点,如果SGN系统编辑结果是产生大片段的deletion,那么后期的同源重组做起来要相对困难(冒昧的揣测一下:FEN-1外切酶活性是否可以dead?貌似大片段的deletion应该是5′-3’的核酸外切酶活性引起的)。

感触之二:表述质朴谦逊,留下很大的优化空间。

通篇论文读下来,科学之外,还感觉到一种相对质朴的文风,措辞之间充盈着谦逊。这么讲,可能超出了学术范畴,所以称之为随笔,既然自己给自己开了这么一个后门,所以,干脆就谈出来,好在笔者与南京大学与作者没有关联,也就没有了套磁之嫌疑。例如,在基本术语上作者没有跟风:“SGN”而不是“ssDNA guided Nuclease”,“DNA editing”而不是“genome editing”,这些细节都能够体现出一种“独立性”。基因编辑技术的效率是极其重要的,目前看在这篇论文中,作者没有更多地报道相关的条件优化工作,例如效率瓶颈是存在于guide DNA与靶向区域的结合效率?还是存在于SGN的识别效率?整个生物学场景之中,目标区域的DNA melting究竟有多重要?是转录相关事件还是复制相关事件?(冒昧的揣测一下:是不是质粒编辑实验中采用可诱导启动子即可帮助判断?)当然,不应该要求一篇论文解决和回答这么多的科学或技术问题,但是可以预计,这个新工具可能还有较大优化空间,期待着他们更多的进一步报道。

感触之三:就是要挑战CRISPR,尽管它似乎难以逾越

众所周知,今年5月2日《Nature Biotechnology》在线发表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博士“一鸣惊人”的论文,报告了一种NgAgo-gDNA基因编辑新工具,尽管因不可重复而使韩春雨“一波三折”地陷入学术诚信危机,但是,此文也算是高调地揭开了挑战CRISPR暗中竞赛的盖子。尽管CRISPR如日中天,甚至有“long live CRISPR”之类的戏言,但是,CRISPR并不完美,这种“不完美”不仅仅来自Off-target、PAM的限制性、难以实现单碱基精确编辑之类的技术瑕疵,更是来自人类对新技术的“天然贪婪”,来自根深蒂固的奥林匹克精神“更快、更高、更远”,来自我们骨子里的征服欲。正如哈佛大学医学院遗传学教授George Church所言:新技术都是脆弱的,随时可能被取代;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Prashant Mali 说的更直白“我们需要的不止这些”。所以,从技术使用者的角度看,CRISPR是大自然和几位先锋科学家送来的珍贵礼物,在欣然拥抱它的同时、当然也期待着更好的技术出现;从技术开发者的角度看,大红大紫般火热的CRISPR又是新的竞赛标杆,它令人嫉妒地、高傲地立在那里,挑逗和激发着人们超越它的冲动。

感触之四:源自天然、超越天然,从基因编辑技术演化史看“工程化”在技术工具开发中的重要性。

有人把基因编辑技术做了“断代工程”,给技术划代,很形象、也利于普及,但是有时候也比较困难。一般地,理论上可以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近乎任意位点切割并引发编辑的ZFN、TALEN以及CRISPR,它们在时间节点上依次出现、而且效率和便利性也越来越好,所以被称为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1G、2G、3G)。笔者愿意把他们称之为大众基因编辑工具,因为对应着的还有一些小众工具,鉴于其自身的技术局限和缺陷,并没有被大家普遍接受。今天,先聊一聊大众工具,随后加一些小花边,再聊聊那些正在被淘汰和被遗忘的小众工具,补充这些小众工具的演化史,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技术发展脉络,或许从中获得另外的灵感和启发。

从大众工具看,“工程化”贯穿始终。现代中文语境中,一直有一种混淆科学与技术的“语义学”困境。科学与技术相关但不相同,有人形象地这样区分科学与技术:know what,know why是科学,know how是技术。基因编辑总体上是一种技术,其相关工具的开发,起步于科学发现,但是不止步于科学发现。例如,从现有公开文献看,CRISPR最重要的科学发现节点是2011年卡彭蒂艾(Emmanuelle Charpentier)对tracrRNA的生物学功能的阐明。但是,有时候,造物主很懒,他开辟了这个世界之随后可能置之不理了。所以,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礼物,有时候配不上我们征服的野心,因此,就人类目标而言,我们从来都不吝啬和迟疑于改进和再造。果然,随后的2012年,卡彭蒂艾就会同詹妮弗·刀娜(Jennifer A. Doudna)联合发表了划时代论文,把tracrRNA和guide RNA合二为一,做成了工程化的“chimeric single guide”,sgRNA由此诞生。而在CRISPR-Cas工程化、模块化方面贡献最大的,应该首推华人科学家张锋教授。除CRISPRi、 CRISPRa之外,早在2013年的综述中,张锋教授就展望了包括把Cas设计为光控模式在内的各类工程化方案。而就是在本月,又推出了两项以遥控sgRNA的方式对CRISPR实施即时控制的技术方案。哈佛和神户大学的团队先后发表了利用“工程化”措施将AID与dCas9做成chimeric protein实现了不依赖于同源重组的单碱基编辑。就在本月初,MIT的团队创建了光敏感的sgRNA技术;几乎与此同时,深圳的科学家团队报告了“化学控制”的sgRNA的控制技术。

让我们把视野再回望到ZFN和TALEN,更是工程化的杰出案例,直至今天讨论的SGN,其“动作模块”甚至“毫不动摇”地使用FokⅠ,所变换进化的是“GPS定位模块”。这堪称技术演化之中还留下了历史痕迹,好似“保守序列”一样,让人惊叹“自然进化”与“人工进化”异曲同工之奇妙。

所以,基因编辑工具开发工程化的基本方程式是:GPS定位模块+执行模块。话分两头说。

先聊“执行模块”。FokⅠ屡战屡胜,但是,一定还有其它选择,毕竟,造物主应该是慷慨的,地球生命演化了四十亿年,留下的自然遗产极为丰富。

再聊聊GPS定位模块。这个模块工作效率及操作便利性如何,是基因编辑工具“好不好使”的关键。ZFN和TALEN的主要特点是:以蛋白质特定结构域来完成靶向定位,其主要缺陷是:定位模块体外准备麻烦,工作量大成本高;相比之下,CRISPR-Cas却方便的多,所以在总体竞争中胜出。但是CRISPR-Cas还是或多或少存在Off-target的弊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进一步强化定位精准性,已有报道以dcas9为定位器,融合上FokⅠ,实现正义链和反义链双向定位、并形成FokⅠ二聚体造成DNA双链断裂(DSB)、引发编辑。本次讨论的南京大学的这篇文章,再一次创新了GPS定位模块,首次采用FEN-1(flap endonuclease-1)来执行定位功能,将定位指令转化为方便人工编程的guide-ssDNA,做的很巧妙。

聊到这里,下一个创新近似于呼之欲出:尽管NgAgo似乎失败了,但是它工程化改造的前景呢?pAgo做为基因组“GPS定位模块”的可能性,怎能不令工具开发者怦然心动,就连我那个简陋的实验室,都已经于几个月前就开始努力了,万一大牛们漏掉了某些创意呢?

总之,GPS定位模块+执行模块=基因编辑工具,两个模块的重点是定位模块。设计灵感源自天然存在的自然遗产、但不止步于天然存在。自然界留给我们很多的提示和启发,例如:位点特异重组酶(site specific recombinase)如何?整合酶(integrases)如何?转座酶(transpotase)如何?其它未知的recombinase如何?这个领域的干法和湿法挖掘竞赛应该一直在进行。张锋曾说到:“通过对多种酶进行探索,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更强的基因组编辑工具箱。我们必须继续探索未知。”

最后的花边:从G0谈起,回顾一下“沦落”为小众的基因编辑工具。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实现了质粒体外重组,标志着第一代基因工程的诞生。随后,基于同源重组的体内染色体水平的基因工程成为现实,但是由于重组率极低,必须使用抗生素抗性或营养缺陷等标记加以筛选,做不到无痕编辑。之后,尽管发展了反向筛选标记、cre位点预埋及抗性回收等技术措施,但是,还是繁琐和低效。业界对无标记的无痕基因编辑技术是十分期待的,无标记无痕的关键在于编辑效率,只要效率达到百分之一以上的数量级别,就有希望。这里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两个小众工具,作为“绿叶”来衬托一下广为人知的大众工具。

其一,G0代的重组工程(Recombineering)。上世纪90年代末,基于λ噬菌体的Red重组酶的重组工程(Recombineering)出现了,这个领域中,中国科学家于代冠(Daiguan Yu)跟随NIH的Donald L . Curt,做出了不少贡献,于代冠博士后来回到了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基于Red系统,哈佛大学George Church于2008年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发表了改进版的MAGE,可以自动化地在数天内引发十亿计的突变;至2013年,Church又把基于ss-oligo的的重组工程从大肠杆菌扩展到酿酒酵母,这个过程还与rad51/rad54相关,被Church发展成YOGE技术,之所以特别强调Church,是因为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也是早期CRISPR的推进者之一,他采用Cas9编辑高等细胞基因组的论文,与张锋“同框”于2013年1月的Science。但是,重组工程最终没有能够再扩展到其它物种,特别是没有实现哺乳动物细胞的基因编辑。大肠杆菌的Red/ET系统,也是重组工程的重要实现工具,也是目前仍在普遍使用的分子生物学基本操作工具,这个系统源自中国科学家张友明在欧洲留学工作期间做出的开创性工作,张友明博士后来回到山东大学工作。总体上,基于寡核苷酸入侵的重组工程可扩展性不够好(局限于原核的细菌、真核最多跨到酿酒酵母),效率相对低下(在千分之一到百分之一之间),难以大幅度优化。

其二,G2.5代的Targetron。这个来自原核微生物防御机制的Targetron技术,笔者更愿意把它称之为2.5代技术,不是因为它的效率,而是因为它的GPS定位模块的工作方式,其方式是结合了“个别DNA位点的蛋白质识别”和“其它位点的RNA识别”,而且识别序列是可编辑的、可以“reprogrammable”的。这个编辑工具的大本营首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他们有对外开放的设计软件及一些技术服务,但是,它编辑复杂、使用困难、物种可扩展性不高,梭状芽孢杆菌是可以用的,中科院微生物所李寅组和上海的杨晟组都有相关工作。总之,仍然是一个小众工具。

SGN将会如何?是小众工具还是能够发展成大众工具呢?pAgo能不能进一步W为NgAgo“正名”?能不能正名之后再发展成大众工具呢?前提是solid、可重复,并且用户友好。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源于天然而超越天然,正道也!再次祝贺南京大学科学家在基因编辑领域的这项重大突破!(生物谷Bioon.com)

相关会议推荐

超越韩春雨?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在南京大学问世

2016(第四届)非编码RNA研讨会

会议时间:2016.10.28-2016.10.29     会议地点:上海

会议详情:http://www.bioon.com/z/2016ncrna/

张锋团队表示继续向学术界免费提供基因魔剪技术

基因君

 

张锋团队表示继续向学术界免费提供基因魔剪技术

欧洲专利局近日宣布,计划将“基因魔剪”CRISPR在欧洲的专利授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专利内容包括单分子DNA靶向RNA等23个组合物及其相关研究方法和试剂盒。消息宣布后,麻省理工和哈佛博德研究所28日向科技日报记者发来他们关于此一事件的声明。

声明称,CRISPR研究是一个大领域,涉及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有才华的科学家的贡献。截至2017年3月,美国专利商标局已向18个组织(其中一半是学术机构)的大约100名发明者颁发了55项与CRISPR相关的专利。欧洲专利局也向大约10家申请机构的30名发明者颁发了21项相关专利。

欧洲专利审查过程与美国不同,在专利颁发后9个月内如有异议,可对专利权进行调整。一旦提起异议,欧洲专利局就需重审。审查过程通常需要一年时间,之后欧洲专利局可作出维持、撤销或允许修改专利的裁决。人们普遍预计,有关各方将提交异议,欧洲专利局在此案例上作出调整是必需的。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CRISPR领域会涌现出更多机构的更多发明家,也将会颁出更多的专利,以表彰对推进CRISPR技术作出贡献的每一个人。

声明表示,全球科学界将能继续利用CRISPR技术推进人类对生物学和疾病治疗的理解,并帮助奠定新一代疗法的基础。这和博德研究所推进理解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相一致,博德研究所及其合作伙伴将继续致力于传播和分享CRISPR基因组编辑工具,特别是通过继续向全球学术界免费提供这一变革性的技术,并通过包容性创新模式开展商业化的人类治疗研究,从而将公共利益最大化。(生物谷Bioon.com)

健康一生

apasstour 医健游测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