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时代
就找基因君

EbioMedicine:小小细胞器却有大动作!线粒体或能改变机体的代谢和基因表达!

基因君

2019年1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大约15亿年前,微小的访客来到细胞中生活,随后这些细胞进化成为植物和动物生命(包括人类),这些访客就是线粒体,其是一种小型的细胞器,能够产生细胞生存所需要的大约90%的化学能量,从进化学的角度来讲,人类、动物和植物实际上是两种有机体的完美结合。线粒体拥有自身的DNA,人类细胞的线粒体有13个基因,相比人类细胞核中的2万个基因而言显得有些黯然失色,尽管如此,这些微型线粒体也会明显影响细胞的代谢以及机体对多种代谢性疾病的易感性,比如心力衰竭和肥胖等。

EbioMedicine:小小细胞器却有大动作!线粒体或能改变机体的代谢和基因表达!

图片来源:theconversation.com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Ebio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阿拉巴马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线粒体或能改变机体的代谢和基因表达。研究者Scott Ballinger博士表示,在长达50年的时间里,科学家们一直在利用孟德尔遗传学来寻找机体的疾病易感性,线粒体DNA对疾病易感性的可能性影响取决于两个事实,首先一个人机体所有的线粒体DNA都来自于母亲(卵细胞),这与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基因并不相同(一半来自母亲,一半来自父亲),其次,人类线粒体DNA会进化成为不同的单体型,每一种类型都会遗传特殊的线粒体DNA突变,目前大约有25-35种基本的线粒体DNA单体型。

为了调查线粒体DNA对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人员对小鼠机体线粒体的背景进行交换,随后寻找小鼠机体代谢和细胞核基因表达的改变,尤其拥有不同的线粒体DNA序列,以及是机体存在与代谢相关的疾病的易感性差异时。当关闭了线粒体DNA背景后,研究人员将小鼠的饮食从低脂肪转化为高脂肪饮食,随后测定了小鼠机体成分、脂肪组织的代谢和细胞核基因表达的改变。

研究者发现,转换线粒体的遗传背景信息或会明显影响小鼠机体的肥胖、机体整体代谢以及细胞核基因的表达情况。比如,当喂食低脂和高脂饮食后,拥有相同核基因组但不同线粒体DNA背景的小鼠在内脏和皮下脂肪中的基因表达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受影响基因的数量变化范围为10-50倍,而且线粒体DNA的背景会影响受影响基因的数量。此外,研究者还发现,小鼠机体体脂的代谢效率和体脂百分比也会受到影响。

研究者Ballinger说道,相关的研究结果与此前提出的一种概念相一致,即不同的细胞核-线粒体遗传组合或许会以不同的方式来影响机体的代谢、肥胖和基因表达;本文研究或能帮助研究人员理解复杂的遗传性疾病易感性的发生机制,如今研究人员也正常尝试理解细胞核和线粒体编码基因的组合如何相互作用来改变机体的代谢以及对不同疾病的易感性。(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处:

Kimberly J. Dunham-Snary, Michael W. Sandel, Melissa J. Sammy, et al. Mitochondrial – nuclear genetic interaction modulates whole body metabolism, adiposity and gene expression in vivo. EBioMedicine, 2018; 36: 316 DOI: 10.1016/j.ebiom.2018.08.036

Nat Commun:科学家成功揭开潘多拉病毒发明自身基因的奥秘

基因君

2018年7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艾克斯-马赛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3种潘多拉病毒(智利巨型病毒,Pandoravirus)的新成员。这个奇怪的病毒家族常常携带有巨大的基因组,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潘多拉病毒似乎是制造新基因(表现出新功能)的工厂,从自然界的怪物到进化的创新者,巨型病毒还会继续在生命之树上摇动树枝。

Nat Commun:科学家成功揭开潘多拉病毒发明自身基因的奥秘

图片来源:IGS-CNRS/AMU

在病毒和细胞世界之间的界限很模糊之前,2013年研究人员就发现了不同于其它任何东西的两种巨型病毒(giant viruses),潘多拉病毒和细菌一样大,其含有比某些真核生物要更为复杂的基因组,其所具有的巨大奇怪双耳瓶状的非典型基因组让科学家们非常好奇,于是研究人员就想知道这些病毒来自何方?

自从研究人员在马赛、努美阿和墨尔本分离到潘多拉病毒的三个新成员后,随后他们在德国发现了另外一种病毒家族成员,自此研究人员共发现了6个潘多拉病毒成员,他们利用不同的方法对这些病毒成员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尽管存在相似的形状和功能,但这些病毒仅会共享一半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序列,然而在通常情况下,同一家族的成员拥有更多的共同基因。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病毒新成员也拥有潘多拉病毒的巨大尺寸,同时它们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多样性,同时包含大部分“孤儿”基因,大部分病毒都拥有大量“孤儿”基因,比如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并不同于其它有机体中的基因,这种无法解释的特性或许就是科学家们关于病毒起源争论的核心;而让科学家们不可思议的是,“孤儿”基因竟然在不同的潘多拉病毒中都是不相同的,也就是说,这些病毒不太可能是从一个共同的祖先那里进化而来。

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孤儿”基因能够表现出和潘多拉病毒基因组非编码区域相类似的特性,而唯一可能的解释就是这些基因可能是自发随机产生于基因的间隔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在不同毒株中,基因似乎会出现在不同的位置;如果后期研究人员证实这种现象的话,这种突破性的假设将会使得这些巨型病毒成为遗传创造力的“工匠”,这也将推动科学家们对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深度理解。(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处:

Matthieu Legendre, Elisabeth Fabre, Olivier Poirot, et al. Diversity and evolution of the emerging Pandoraviridae family. Nature Communications volume 9, Article number: 2285 (2018), doi:10.1038/s41467-018-04698-4

淀粉样假说再受打击!基因泰克终止阿尔茨海默病3期研究

基因君

 

淀粉样假说再受打击!基因泰克终止阿尔茨海默病3期研究

1月30日,罗氏制药子公司基因泰克公布称,将决定停止抗β-淀粉样蛋白单抗crenezumab用于早期(前驱期至轻度)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治疗的临床3期研究CREAD 1与CREAD 2。这一决定是基于独立的数据监测委员会进行的一项预先计划的中期分析结果,该分析评估了crenezumab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显示crenezumab不太可能达到临床痴呆评分总表(CDR-SB)基线变化这一主要终点。本次分析未观察到crenezumab的安全信号,总体安全状况与以前的试验相似。

CREAD 1和CREAD2是为期两年的全球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平行的临床3期研究,在全球1500名脑β淀粉样蛋白病理证实的早期AD患者中验证crenezumab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这两项研究使用的剂量比此前2期研究中的药物剂量高4倍。CREAD 1于2016年年初启动,CREAD 2于2017年年中启动。研究具体数据将在即将召开的医学大会上同业界共享。试验结果将为未来的研究计划、方法和临床试验设计提供参考。

Crenezumab由罗氏于2006年从瑞士生物技术公司AC Immune许可获得,该药物可优先结合和去除神经毒性低聚体(β淀粉样蛋白的一种形式)。本次临床研究终止的决定对淀粉样假说的支持者来说是又一次打击,该假说认为,阻断大脑中淀粉样斑块的形成可能延缓认知能力的下降。本次决定同时打消crenezumab将很快上市的可能。

CREAD 1和CREAD2虽然未能成功,但crenezumab另一项针对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仍在进行中,这进一步推动了早期干预假说。clinicaltrials.gov登记的试验显示,这是在常染色体显性突变的哥伦比亚认知健康者中进行的研究,这些人有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这项为期五年的研究与Banner Institute合作进行,由国家老龄问题研究所资助。

基因泰克首席医学官Sandra Horning表示:“Crenezumab的结果令人失望,但这对我们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理解有很大意义。我们感谢CREAD试验的参与者和参与这一重要项目的每一个人的努力。我们将继续投身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并将继续进行药物gantenerumab的3期试验GRADUATE、RG6100的临床2期研究TAURIEL以及我们的成像和流体诊断解决方案。”

Gantenerumab是一种研究性的IgG 1单克隆抗体,与crenezumab有着不同的作用机制。它被设计成与聚集形式的β-淀粉样蛋白结合,并曾在AD患者中显示淀粉样斑块的降低。

RG6100是一种研究性的IgG 4单克隆抗体,可与多个tau蛋白系列结合,这种抗体也是与AC Immune合作的一部分。需要注意的是,之前的TauRx、Zeltia、百时美施贵宝及Allon/Paladin Labs针对该机制的AD药物均宣告失败。(生物谷Bioon.com)

 

Nat Commun:一些高胆固醇基因因国家而异

基因君

2019年10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 /–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UCL)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一些预测高胆固醇风险的基因并不像在欧洲人群中一样适用于乌干达人。
《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的这项新研究进一步证明,涉及药物开发和风险预测测试的基因研究可能不适用于非欧洲人群。
Nat Commun:一些高胆固醇基因因国家而异
图片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人类基因组图谱的推动下,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改变了我们对基因如何影响我们的性格、行为和疾病风险的理解。但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在欧洲血统的人身上进行的,因此人们越来越担心,这些发现可能不适用于不同背景的人。”该研究领导作者、UCL遗传学研究所的Karoline Kuchenbaecker博士说道。
她和她的同事研究了影响血脂水平的已知基因变异,以测试它们是否适用于英国、希腊、中国、日本和乌干达的不同人群。
他们发现欧洲和亚洲人身上的结果大体一致,约有四分之三的遗传标记相同,但在乌干达人身上,只有10%的甘油三酸酯的遗传标记(最常见的一种脂肪在体内)涉及同样的心血管风险因素。
研究人员指出,即使基因几乎是通用的,环境也更加多变,一些基因在不同的环境中可能有不同的、未被发现的影响。预测高胆固醇的基因对饮食和生活方式具有乌干达农村典型特征的人来说可能没有风险。
“我们的发现应该成为遗传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警告–你不能盲目地将欧洲祖先研究小组的发现应用于其他所有人,” Kuchenbaecker博士说。
“在开发新测试或治疗方法之前,我们需要确保不同的群体在研究中都有代表–否则,结果将是非常不公平的,一些新药和基因测试只适用于欧洲血统的人。”(生物谷Bioon.com)
参考资料:

Karoline Kuchenbaecker et al. The transferability of lipid loci across African, Asian and European cohort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 DOI: 10.1038/s41467-019-12026-7

善待人类后天获得的“第二个基因组”

基因君

 

善待人类后天获得的“第二个基因组”

你相信吗,不仅是你,地球上的哺乳动物都在变胖,其中一个原因可能与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大幅减少有关。

美国医学院院士、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医学教授马丁·布莱泽指出,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真正的主宰是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在近30亿年时间里,它们占据了陆地、天空、水体的每一个角落,推动着化学反应、创造了生物圈,为多细胞生命的演化创造了条件。没有微生物,我们将无法呼吸、无法消化;而如果没有我们,绝大多数微生物则安然无恙。

如今,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微生物群是人体的一个“器官”,它们对于人体免疫力意义非凡。

过于清洁的现代生活环境、抗生素的滥用等正让我们失去长期与之共生的“伙伴”———微生物。古老的平衡被打破后,一系列新的问题出现了。在日前举行的“消失的爱人———人体微生物”上海科普大讲坛上,美国医学院院士马丁·布莱泽与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赵立平同台,为公众讲述了人与微生物之间的“爱恨情仇”。

肥胖与微生物

已知的科研表明,肠道菌群失衡与几十种慢性病相关。慢性病的发生可能是肠道内有害菌的数量超过有益菌的结果。

一系列颇为费解的“现代疾病”正困扰着我们:肥胖症、儿童糖尿病哮喘、花粉症、食物过敏……你自己、你的家人、朋友或邻居正为此而苦恼。这些慢性疾病虽不像历史上大多数致命性疾病那样来势汹汹,却更加持久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马丁说,1990年,大约12%的美国人患有肥胖症;2010年,这个数值超过了30%。真正可怕的是,这种普遍变胖的现象并非在过去几个世纪里缓慢发生,而是在最近20多年里骤然出现的。

说起肥胖,人们常常归咎于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但马丁表示,这些食物在发达国家早已司空见惯,而发展中国家新增的超重人群也不是一夜之间就接纳了美式饮料及油炸食品。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卡路里摄入固然无助于减肥,却也不足以解释正在世界范围内蔓延的肥胖症。

“小胖威利” ( Prader -Willi Syndrome,PWS) 是一种由染色体缺陷引起的肥胖症,患者从幼年时期开始会出现严重的“暴食症”,长到二三十岁就可能出现肥胖引起的心衰等问题。赵立平试图在不辅以运动等手段的前提下,单靠改变患者肠道菌群构成,帮助他们达到减肥目的。

他的团队为17名“小胖威利”患儿做了一次以全粮、中医药食同源食品和益生元为核心的膳食治疗。其中一名叫作“胖丫”的患者治疗前身高1.52米,体重140公斤,285天治疗后,在没有辅以运动等措施的情况下,她的体重下降到83.6公斤,出院后在家坚持治疗430天后,体重减至40公斤。

“尽管不同年龄段、性别、民族人群体内微生物种群差别很大,但总体来说正常人都有9种能把膳食纤维变成短链脂肪酸的细菌,而‘小胖威利’患者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肠道菌群与肥胖、糖尿病等一系列慢性病息息相关。”赵立平说。

“胖丫”体内大肠杆菌表面有100多万个血清脂肪酶 (LPS) 分子,它们进入血液后会持续刺激白细胞,引发人体“炎症”。

人的体内生活着1至2公斤细菌,90%在肠道内;人体细胞由10%的人体细胞和90%的细菌细胞组成;人体是靠2.5万个人的基因加上300多万个微生物基因形成了丰富而活跃的代谢活动。为此,1958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里德伯格把人体称为“超级生物体”。

赵立平说,人体内微生物如同热带雨林一样,也会形成“抱团”的生态系统,雨林生态系统的核心是大树,其他动植物都围绕在这些大树身边,微生物也有这样的“大树细菌”。赵立平找到了161种细菌的基因组,可以分成18个功能集团,同一个功能集团里的细菌会互相帮助,抱成一团。调高某类“大树细菌”的含量,会造成另几类“大树细菌”含量显着下降。正是利用这种原理,他们控制了“胖丫”的体重。

要不要消灭幽门螺杆菌

关于抗生素,过去我们关注的焦点还在它培养出了‘超级细菌’。事实上,我们体内微生物群系多样性的丧失更加致命———后者不仅改变了发育过程本身,而且影响了我们的代谢、免疫乃至认知能力。

马丁在幽门螺杆菌的研究上成绩斐然,不过对这种已经被认定为“坏分子”的细菌,他的认识却有一个明显的转变过程。

幽门螺杆菌会导致胃癌与胃溃疡,这一点证据确凿,毋庸置疑。但马丁好奇的是,幽门螺杆菌对人体只有弊端而没有益处吗? 如果真是这样为何世界上约一半的人都携带着这种微生物。

经过进一步研究,他发现随着人的衰老,幽门螺杆菌会增加你患胃溃疡与胃癌的概率,与此同时,它也保护了食管,降低你患胃食管反流疾病或者其他癌症的概率。对孩子来说,幽门螺杆菌甚至是有益的。但马丁已经多次看到,当有人检查出这种微生物,医生们就开出抗生素将它们消灭。

微生物群系已经与人类协同演化了数千年。它们广泛分布在口腔、肠道、鼻腔、耳膜以及皮肤各处。人类一般是从幼年时期开始获得这些微生物的,一个3岁儿童体内的微生物群系就已经与成人的非常相似了。这些微生物对你的免疫力至关重要。简单来说,你的微生物群系保障了你的健康,但不幸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正在消失。

马丁最近的研究工作表明,20世纪早期出生的大多数美国人都携带着幽门螺杆菌,但是1995年之后出生的人中,携带这种细菌的比例只有不到6%。越是发达国家,微生物消失的速度就越明显。

滥用抗生素、卫生消毒剂、杀菌剂、甚至剖腹产,都加剧了微生物的消亡。马丁和赵立平都强调,微生物是以群系的方式生存的,它们彼此关联形成了相互支持的复杂网络。一旦某个关键物种消失或者灭绝,整个生态系统都将受害,甚至可能崩溃。

“关于抗生素,过去我们关注的焦点还在它培养出了‘超级细菌’上,事实上我们体内微生物群系多样性的丧失却更加致命———后者不仅改变了发育过程本身,而且影响了我们的代谢、免疫乃至认知能力。”马丁说。

一个双面共生、证据确凿的经典案例是,随着幽门螺杆菌的消失,胃癌发病率开始降低,但是食管腺癌的发病率却在逐年攀升。

血脉与“菌脉”

在‘血脉’之外,母亲传给孩子的还有一种可以称之为‘菌脉’的东西,它们就是由母亲直接传给刚出生的孩子的友好细菌,没有了它们,后代的健康将会遇上巨大风险。

我们从妈妈那里得到的不仅仅是一半的染色体和线粒体里面的遗传物质,更有充满浓浓爱意的血液。

出生前,我们通过脐带得到妈妈血液提供的营养,出生后,我们是带着妈妈给我们造好的有着各种保护性抗体的血液面对陌生的世界。所谓“血脉”相连,不仅仅是指一个家族的遗传基因在世代之间的永世续传,也包括母亲的血液向后代的传递。

不过,如果你认为母亲的血液只要把充满了保护性的抗体传给后代,就可以保证自己的孩子健康,可就大错特错了。赵立平说,在“血脉”之外,母亲传给孩子的还有一种可以称之为“菌脉”的东西,它们就是由母亲直接传给刚出生的孩子的友好细菌,没有了它们,后代的健康将会遇上巨大的风险。

自然分娩的孩子,在经过产道时,全身会涂满友好的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也会从口腔中大量吸入这些友好细菌。近十几年来,随着对人体共生微生物的研究不断深入,科学家已经证明,母亲在生产前后几个小时之内通过产道和母乳传给孩子的最早的友好细菌,对于保证孩子建立健康的菌群至关重要。

微生物的基因变成人体基因的一部分,也会影响人的生老病死。细菌所需营养一是从食物里来,一是由肠道产生,死去的细胞会变成营养去养细菌。哪怕你是个一口肉都不吃的纯素食主义者,你的肠道细菌还是有机会吃到“肉”的。

现在已经知道肠道菌群会产生神经毒素、致癌物质条件和致病菌,它们会扰乱我们的免疫系统,加速人体衰老,让人生病。扶植对人体有益的“大树细菌”,是减少慢性病的关键手段。

“来听我讲座之前是你,听完讲座后是你和你的微生物。”赵立平幽默的话语提醒人们,应该树立新的人体观、营养观和疾病观。

婴儿即使在睡眠中,他们体内的微生物群系也在塑造着他们后期发育的基础。生命早期使用抗生素,会强烈干扰微生物群系,进而影响终身发育。这与高热量饮食一起,造成了我们现在更高、更胖的一代人。

换言之,如果合理饮食,让体内的微生物群系形成和谐互动的关系,在不运动的情况下,就能使人变得健康、苗条。

儿童糖尿病是免疫系统紊乱导致的,患者年龄越来越小;花粉症、湿疹、哮喘、食物过敏等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这些都是免疫系统“草木皆兵”导致的过敏……虽然每个问题的成因是多维的,但生命早期的微生态发展有着关键作用。如果微生物丧失多样性,我们便会失去保护,原本不算凶险的病原体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幽门螺杆菌

胃酸可以消灭大部分细菌,幽门螺杆菌却专门生存在这个没有竞争者的“危险之地”,并在长期的演化中形成了与人类“双面共生”的微妙模式,包括调节胃酸的供应。在现代生活和医学的“打击”下,幽门螺杆菌在大量的人口中“失传”,胃酸反流引起的疾病也越来越多。

大肠杆菌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肠杆菌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一部分,直到20世纪中叶,人们才认识到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病原性,尤其常引起婴儿严重腹泻和败血症。

“小胖威利”患者的大肠杆菌表面有100多万个血清脂肪酶分子,它们进入血液后会持续白细胞,引发身体“炎症”。(生物谷Bioon.com)

Sci Rep:为什么雷达兵的孩子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基因君

2018年10月7日 讯 /基因宝jiyinbao.com/ –根据最近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柏林健康研究所(BIH),MaxDelbroück分子医学中心,荷兰奈梅亨拉德博德大学和波恩大学的研究小组发现:雷达士兵在服役期间暴露于高剂量辐射,会导致其后代出现更高的遗传改变。
直到20世纪80年代,军用雷达系统仍难以充分屏蔽雷达放大管发出的杂散辐射。这种射线会对人员造成损害。
来自柏林Charité-Universitätsmedizin,柏林健康研究所(BIH),MaxDeldelück分子医学中心,荷兰奈梅亨大学医院和波恩大学医院的研究小组现在在一项试点研究中调查了这个问题。作者通过最新的高通量测序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研究父母及其子女的完整基因组。
Sci Rep:为什么雷达兵的孩子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图片来源:Www.pixabay.com)
科学家研究了十二个雷达士兵家族的基因组。对18个后代及其亲本的整个基因组进行测序。之后,科学家将雷达士兵家族基因组中的突变率与没有接触过辐射的父母的28个后代的突变率进行了比较。
其中,作者重点关注了“多位点新型突变”(MSDN)。当DNA链中的两个或多个彼此相邻的位点发生缺陷时,即导致MSDN的出现。在没有辐射照射的家庭中,发生MSDN的几率是1/5,在雷达士兵家庭中这一比例则高达2/3。
“我们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辐射对某些基因型损伤的积累会传递给下一代,”作者说到。要想证明辐射对基因型损伤的累积,仍需要通过更大规模的研究验证。(生物谷Bioon.com)

资讯出处:Typical mutations in children of radar soldiers

原始出处:Manuel Holtgrewe et al.Multisite de novo mutations in human offspring after paternal exposure to ionizing radiation. Scientific Reports, 2018; 8 (1) DOI: 10.1038/s41598-018-33066-x

JACI:新研究揭示与抗生素反应相关的风险基因

基因君

2019年3月4日 讯 /基因宝jiyinbao.com/ –最近,来自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一种基因,该基因会增加对常用的抗生素——“万古霉素”产生严重过敏反应的风险。
根据他们在《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杂志上发表的研究,对这种基因的常规检测可以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并减少不必要的其他抗生素的避免。
JACI:新研究揭示与抗生素反应相关的风险基因
(图片来源:www.pixabay.com)
“我们认为这项检测对于开始使用万古霉素的患者的临床护理非常重要,可以预防死亡率和短期和长期并发症,”该论文的资深作者,医学博士Elizabeth Phillips说到。
万古霉素通常在医院或家庭静脉内治疗中与其他强效抗生素联合使用数周,以治疗严重且可能危及生命的细菌感染。然而,在开始抗生素治疗的两到八周内,一些患者发生严重反应,具体来说,会出现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和全身症状,广泛的皮疹和由T细胞介导的免疫异常引起的内脏器官损伤为特征。。
多年来,已知万古霉素是常见的引发过敏反应的药物,但是易患特定患者的遗传风险因素尚不清楚。
这一新发现表明,万古霉素相关的过敏反应发生在携带人白细胞抗原(HLA)基因特异性变异的患者身上。 
为了更好地理解HLA与过敏反应的关系,研究人员搜索了VUMC的生物库BioVU,其中含有近250,000个独特的,研究就绪的DNA样本,这些样本与去识别的患者记录相关联。
通过详细的检索机制和对记录的审查,他们能够确定数据库中服用万古霉素时患有DRESS的患者过度代表了遗传变异HLA-A * 32:01。
研究人员在VUMC和澳大利亚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证实了他们的研究结果,这些患者被诊断出患有响应的过敏反应。(生物谷Bioon.com)

资讯出处:Gene identified that increases risk of antibiotic reaction

原始出处:Katherine C. Konvinse et al. HLA-A*32:01 i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vancomycin-induced drug reaction with eosinophilia and systemic symptoms,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PNAS:基因缺陷使得精子无法正常“游泳”

基因君

2019年12月4日 讯 /基因宝jiyinbao.com/ –随着越来越多的夫妇因为生育问题寻求帮助,科学家们希望找出可以提高生育能力的因素。在《 PNAS》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由大阪大学的研究人员领导的团队描述了一项激动人心的突破,它可能有助于未来的生育疗法。
 
归根结底,精子只有一项工作:使卵子受精。然而,要做到这一点,他们必须首先进入输卵管,这需要精子的“尾巴”助力。当它们接近目的地时,精子通过“获能”的过程加速向卵子游动,其中钙离子流入鞭毛触发了精子运动能力的增强。尽管研究人员已经知道,一种叫做VSP的电信号感应蛋白在许多动物的精子中都有表达,但这种蛋白的实际生理作用尚不清楚。
PNAS:基因缺陷使得精子无法正常“游泳”
(图片来源:Www.pixabay.com)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Takafumi Kawai解释说:“确定VSP的生理作用是我们研究的主要目标。为此,我们构建了VSP缺陷小鼠品系,以便我们可以检查这些动物的VSP缺陷型精子。”
 
研究人员注意到的第一件事是缺乏VSP的精子体外受精卵的能力大大降低。仔细检查发现,精子在获能过程中不断地在周围游动,而无法前进。这意味着实际到达目的地的精子数量较少。运动力缺陷表明鞭毛存在问题,这促使研究人员更详细地检查这些结构。
 
Kawai博士说:“令人惊讶的是,在正常的精子中,称为PIP2的脂质分子集中在鞭毛的顶部附近,更靠近头部。” “在缺乏VSP的精子中,PIP2在鞭毛中更丰富且分布更广。此外,缺乏VSP的精子中钙离子的浓度更高。”
 
这些发现表明,VSP在离子通道调节中起主要作用,最终影响精子运动性。研究人员认为VSP负责鞭毛中PIP2的极化分布。然后,PIP2激活钾离子通道,从而间接导致钙离子的局部流入,从而增强运动能力。在缺乏VSP的精子中,分散的PIP2引起过多的钙离子流入,这会降低鞭毛的柔韧性,影响运动能力。(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处:Takafumi Kawai, Haruhiko Miyata, Hiroki Nakanishi, Souhei Sakata, Shin Morioka, Junko Sasaki, Masahiko Watanabe, Kenji Sakimura, Toyoshi Fujimoto, Takehiko Sasaki, Masahito Ikawa, Yasushi Okamura. Polarized PtdIns(4,5)P2 distribution mediated by a voltage-sensing phosphatase (VSP) regulates sperm motility.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9; 201916867 DOI: 10.1073/pnas.1916867116

科技部部长万钢实地指导国产第三代基因测序仪产业化工作

基因君

科技部部长万钢实地指导国产第三代基因测序仪产业化工作

 

11月16日下午,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市委书记王伟中、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的陪同下,实地指导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南方科技大学研发并由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孵化的高科技成果第三代基因测序仪的产业化工作。

万钢部长来到南方科技大学,听取第三代基因测序仪研发团队负责人、“千人计划”特聘专家、瀚海基因公司董事长贺建奎的情况汇报。贺建奎说:“第三代基因测序仪是国内原创,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单分子基因测序仪,利用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捕捉单个核苷酸标记的荧光信号,全自动且不需PCR扩增,能在节约时间的同时降低成本,可在全国广泛推广。”万钢部长对此给予肯定并与贺建奎进行亲切交谈。

万钢部长针对第三代基因测序仪如何在基层医疗系统推广展开了询问,得知第三代基因测序仪为一键式操作,一天可出报告,万钢部长表示,第三代基因测序仪可以更多更公平地惠及老人、小孩等普通人群。得知第三代基因测序仪产业化中遇到的难点,万钢部长还特别嘱咐分管司长支持第三代测序仪的创新类医疗器械证绿色通道申请及健康基因身份证的试点项目开启。最后,万钢部长还亲切地询问了第三代测序仪制造情况、技术产业化进展以及未来应用前景等问题。

当天陪同参观的人员还有政策司司长贺德方,创发司司长许倞,社发司司长吴远彬,火炬中心书记张卫星,资管司副司长解鑫,高新司副司曹国英,基础司副司长郭志伟,创发司综合处处长曹宁等科技部领导。(生物谷Bioon.com)

卫计委重磅发布《个体化医学检测微阵列基因芯片技术规范》!

基因君


为进一步提高感染性疾病相关个体化医学检测,以及微阵列基因芯片技术的规范化水平,卫计委组织专家制定了《感染性疾病相关个体化医学分子检测技术指南》和《个体化医学检测微阵列基因芯片技术规范》。

卫计委重磅发布《个体化医学检测微阵列基因芯片技术规范》!
卫计委重磅发布《个体化医学检测微阵列基因芯片技术规范》!
卫计委重磅发布《个体化医学检测微阵列基因芯片技术规范》!
卫计委重磅发布《个体化医学检测微阵列基因芯片技术规范》!
卫计委重磅发布《个体化医学检测微阵列基因芯片技术规范》!
卫计委重磅发布《个体化医学检测微阵列基因芯片技术规范》!
卫计委重磅发布《个体化医学检测微阵列基因芯片技术规范》!
卫计委重磅发布《个体化医学检测微阵列基因芯片技术规范》!
卫计委重磅发布《个体化医学检测微阵列基因芯片技术规范》!
卫计委重磅发布《个体化医学检测微阵列基因芯片技术规范》!
卫计委重磅发布《个体化医学检测微阵列基因芯片技术规范》!
卫计委重磅发布《个体化医学检测微阵列基因芯片技术规范》!
卫计委重磅发布《个体化医学检测微阵列基因芯片技术规范》!
卫计委重磅发布《个体化医学检测微阵列基因芯片技术规范》!
卫计委重磅发布《个体化医学检测微阵列基因芯片技术规范》!
卫计委重磅发布《个体化医学检测微阵列基因芯片技术规范》!
卫计委重磅发布《个体化医学检测微阵列基因芯片技术规范》!
备注:因《感染性疾病相关个体化医学分子检测技术指南》篇幅较长,请点击卫计委官网地址查看【http://www.nhfpc.gov.cn/ewebeditor/uploadfile/2017/12/20171205114821466.doc
2018-03-09至2018-03-10生物谷将在上海举办2018(第二届)第三方检验实验室发展论坛。将邀请来自政府机关的领导和专家,企业高管和投资机构,讨论LDTs发展与未来,讨论在新形势下,LDTs和医院该如何共赢,同时为广大从业人员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促进行业的合作。
会议议题:
LDTs发展与未来 
– 独立医学检验实验室发展趋势与未来 
– 我国LDTs监管现状 
– 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剖析 
– 第三方检测实验室的数据安全管理和应用 
– 特检项目在ICL行业监管体系变革和个体化诊疗技术下的未来 – 第三方检测实验室的数据安全管理和应用 
– 检验检疫标准规范及对第三方检验要求 
– 医生集团时代下独立检验实验室的需求
从实验室到市场 
– LDTs品种选择策略 
– 如何实现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结果互认 
– LDTs走向市场:新生儿产前筛查如何“转正” 
– 互联网+,分级诊疗下的医学检验实验室发展 
– 互联网时代独立医学实验室发展 
– LDT检测项目的临床应用 
– 基因检测:遗传检测、小RNA诊断 
肿瘤个体化靶标检测应用 
– 传染病检测与重大疾病检测和预防
国内外项目及展示 
– 筛如何引进国外成熟检验项目进入中国 
遗传病基因检测项目 
– 微流控芯片检测项目 
肿瘤液体活检项目 
肿瘤易感基因检测项目 
– POC-核酸检测项目
卫计委重磅发布《个体化医学检测微阵列基因芯片技术规范》!

健康一生

apasstour 医健游测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