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G:新型基因检测技术或将更精准地评估女性乳腺癌的患病风险
2017年10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曼彻斯特大学NHS信托基金会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基因检测手段,这种新型基因检测技术能够评估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这或许能够给有乳腺癌患病史的女性带来一定福利,研究人员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进入临床实践工作。
图片来源: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这种检测手段能够准确预测不携带BRCA1/2基因突变的女性的乳腺癌风险,在某些情况下,该技术还能够帮助完善携带BRCA1/2突变女性进行乳腺癌发病风险的评估,乳腺癌是一种影响女性健康的常见癌症,BRCA1/2基因突变常被认为是引发遗传性癌症的主要原因,但其在所有潜在的遗传诱发条件中仅占到了15%至20%的比例。
这种新型的基因检测技术能够根据个体DNA的遗传突变(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来评估其患乳腺癌的风险,研究者发现了18个SNPs的突变或许能够帮助预测不携带BRCA1/2突变女性的乳腺癌风险,当单一存在时这些突变所产生效应较小,但当结合起来后会明显增加或降低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文章中,研究人员招募了451名有乳腺癌患病史的女性(112名携带BRCA1/2突变)进行研究,他们对比了研究组侵袭性乳腺癌的诊断及遗传特性上的差异;随后对参与者血液样本的DNA进行分析来确定个体机体的遗传组成。为了进行总体的风险评估,研究人员将多种风险因素纳入到了研究之中,包括参与者首次评估时的年龄、家族史、体重和身高等信息。
很多最初具有高风险(30%及以上)的女性都被重新分类为低风险群体,研究者对该群体对象并不推荐进行乳腺癌风险降低的乳房切除术;同时研究者还表示,选择进行乳房切除术且携带BRCA1/2突变的女性的数量从原来的50%降低到了36%。
最后研究者Lester Barr表示,随着更高准确性基因检测技术的问世,未来我们将能够更好地预测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相比一刀切的方法而言,我们将能为不同风险的患者提供个体化的预防和治疗性措施;我们也非常激动能够看到新型基因检测技术不断推向临床实践,未来更多靶向性的方法或将能够更精准地帮助预测女性的乳腺癌患病风险。(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处:
Josie Innes, Lisa Reali, Jill Clayton-Smith, et al. CNVs affecting cancer predisposing genes (CPGs) detected as incidental findings in routine germline diagnostic chromosomal microarray (CMA) testing.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2017). DOI: 10.1136/jmedgenet-2017-104892
中科院科学家培育出基因编辑瘦肉猪
中国科学家23日宣布,他们利用基因编辑方法培育出一批健康的瘦肉猪,比正常猪脂肪少24%。
这项工作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赵建国领导完成,论文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一些专家认为,这是一个重要进展。但也有人怀疑民众对基因编辑瘦肉猪的接受程度。
赵建国研究团队通过新一代基因编辑工具CRISPR,向猪细胞内插入一种叫解偶联蛋白1(UCP1)的基因,减少脂肪沉积,增加瘦肉率,最终培育出的猪比正常猪脂肪少24%。
赵建国对新华社记者说,“这为猪的新品种培育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也为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快速改良猪的数量性状提供了概念验证”。
他解释说,UCP1基因对维持动物的体温和能量平衡起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敲除UCP1能引起鼠变胖,而激活它则可以预防饮食引起的肥胖。但现代家猪的祖先在2000万年前就丢失了UCP1基因。
为此,他们通过基因编辑工具将UCP1基因定点整合到猪胎儿的成纤维细胞的基因组中,培育出2500多个克隆猪胚胎,然后将这些胚胎注入13只代孕母猪体内,其中3只母猪怀孕并产下12只雄性仔猪。
与野生型猪相比,这些仔猪体温调节能力显着增强,但脂肪率和膘厚度显着降低,瘦肉率显着提高。分析表明,UCP1基因主要通过促进脂肪水解来减少脂肪沉积,降低脂肪率。
与此同时,UCP1基因并不影响猪的活动量,没有导致能量浪费。这些猪6月龄时被屠宰,屠体分析显示它们的体重和饲料转化率与野生型猪无异。此外,这12只雄性仔猪有一只与其他母猪交配,也成功生出了健康后代。(生物谷Bioon.com)
《自然·通讯》报道强迫症相关人类基因变异
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近日在线发表的一篇遗传学论文报告称,科学家成功鉴别出与强迫症(OCD)相关的人类基因变异,找到了受这些变异影响的基因及神经通路。分离和表征这些基因,将帮助我们理解这种疾病背后的生物学,进而建立有效治疗方案。
人们经常说自己被强迫症困扰。但强迫症病因复杂、尚无定论,却有很强的遗传性。这种衰竭性神经精神疾病同时与个性心理因素,以及脑内神经递质分泌失衡有着很大关联,主要表现为侵入性思维和浪费时间的重复行为。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强迫症的发病率正在不断攀升,全球超过8000万人患有强迫症,其中大部分人无法从现有的治疗中得到解脱。此前对人类、小鼠和犬的研究也曾指出一些可能与强迫症相关的变异,但是,确切的基因和变异一直都未能在人类中确定。
此次,美国哈佛—麻省理工博德研究所的科学家团队,通过分析608个候选基因的测序数据,成功在人类案例中鉴定出4个与强迫症关联紧密的基因。这些基因在与强迫症关联的神经通路中起作用,包括血清素和谷氨酸盐信号传递及突触联系——它们很可能正是潜在的药物作用靶点。(生物谷Bioon.com)
基因大数据深度挖掘面临挑战
作为一种新型基因检测技术,基因测序能从血液或唾液中分析测定基因全序列,预测罹患多种疾病的可能性、个体的行为特征及行为合理性。基因测序技术能锁定个人病变基因,予以提前预防和治疗。正因如此,今年华大基因的上市,就引发了资本市场的热烈追捧。
在日前于北京召开的第四届全国功能基因组学高峰论坛上,众多与会专家就基因技术发展方向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入交流。
基因测序用途广泛
当前,基因测序相关产品和技术已由实验室研究演变到临床应用。有学者甚至认为,基因测序技术可能是下一个改变世界的技术,因为在自然界乃至人类世界,基因测序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今年5月,由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牵头的联合科研团队通过基因组建库与测序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攻克了茶树基因组测序难题,在国际上率先获得高质量茶树基因组序列。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员高立志坦言,这对揭示决定茶叶适制性、风味和品质以及茶树全球生态适应性的遗传基础,都有重要促进作用。
再比如,华中农业大学张献龙团队对棉花栽培品种和野生品种进行了全基因组重测序,发现棉花在人工选择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亚基因组不对称选择过程。“10多年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发现20多个与重要性状形成有关的基因,这将在棉花分子设计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张献龙团队成员王茂军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基因测序对人类医学发展也有重要作用。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陈润生介绍,基于组学大数据的精准医疗作为划时代的产业,已被各国列入战略规划。它有着直接解决当前医疗行业面临的诸多困难的潜力,在接下来的几年将会爆发式增长,预计到2018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2238亿美元。
基因大数据时代开启
华大基因科技服务原负责人、北京百迈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洪坤指出,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本的大幅下降,以及国家在基因研究领域的大力支持和投入,如今,科学家在基因领域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基因大数据的积累越来越多,“全世界累计花费数百亿,已经产出了近20Pb的海量基因数据”。
“测序技术的发展让基因数据以远超摩尔定律的速度在积累,海量数据对科研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研究员章张表示。
章张介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生命组学数据产量约占全球的40%,但这些宝贵的数据资源却交给了他人管理,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长期缺乏涵盖多组学数据资源的生物大数据中心。为此,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生命与健康大数据中心围绕国家精准医学和重要战略生物资源的组学数据,建立海量生命组学大数据储存、整合与挖掘分析研究体系,并已初步建成生命与健康多组学数据汇交与共享平台。
亟待深度挖掘与科学解读
与国外相比,目前国内的基因组学、基因测序的推进速度并不慢。从学术角度看,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农科院基因组所等机构实力雄厚,华大基因、百迈客等一批从事基因测序的相关企业也在逐渐成长。但在专家们看来,基因组学面临的挑战依然不小,因为随着信息、仪器等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数据总量越来越多,加上各种新指标、参数的加入,数据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在海量测序结果面前,数据深度挖掘和解读方面存在的严峻挑战日益明显。如何在基因大数据时代利用好这些数据资源,已经成为生物科研新时代的重要课题。”郑洪坤表示。
陈润生也指出,当前,快速积累的数据并未得到高效解读;高度异质化数据之间的整合尚处于起步阶段。样品端的挑战直接威胁到数据质量。但他同时表示,“这些挑战往往意味着机遇,大量未解读的数据同时也带来了无限创新的可能。”(生物谷Bioon.com)
复旦大学张锋教授:缺陷基因遗传有玄机 破解不孕不育终极密码
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的演进过程中,Y染色体基因的丢失被认为是哺乳动物性染色体分化的重要途径。大约2500万年前,Y染色体基因终于停止了快速缩水的进程:经历亿万年裂变重组之后的剩余基因,在此后的岁月中保持了惊人的稳定性,也成为雄性子代得以存活和繁衍的决定性因素。
数年前,一篇西方遗传论文的观点让学术界为之瞠目:该文认为Y染色体的某个特殊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 CNV)——AZFc区的部分缺失会导致白人男性不育,而这种变异在中国男性人口中比率竟然高达10%!不少学者对这个数字感到震惊,由此投入相关研究并希望解释数字背后的秘密。
复旦大学张锋教授通过缜密的样本分析,得出结论:同样的CNV在不同种族人群中不仅发生率有所不同,所导致的临床症状也有显着差异,中国男性精子样本的研究不支持西方论文的观点。这样一个偶然对国外Y染色体权威理论的质疑,不仅指出了不同人群之间的遗传差异,更让曾经专注于群体遗传学的张教授,从此将研究重点转向以CNV为中心的疾病遗传学。张锋教授2007年获复旦大学遗传学博士学位,2007-2009年在美国贝勒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至今在相关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包括罕见CNV联合常见遗传多态共同致病的复合遗传新机理、导致复杂CNV产生的复制叉停滞与模板交换模型等,于2015年获得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杰出成就奖,201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男性不孕与基因组变异之间的关联与奥妙
Q:您当初的研究结果得出了怎样的数据?如果这些数据不支持西方论文的观点,那么为什么同样的拷贝数变异会导致不同的发病率呢?
张锋教授: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在DNA复制和重组过程中发生,一般指长度为1kb 以上的基因组大片段拷贝数增加或者减少,表现为亚显微水平的缺失和重复。当我发现有论文报道某种特殊CNV会导致男性不育,就觉得不合乎情理,因为中国男性Y染色体中这种CNV发生率高达10%。任何导致不孕不育的严重基因突变,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小概率事件,而10%是一个很高的比率。通过与仁济医院人类精子库合作,利用男性不育的病人样本和捐精的健康男子样本开展关联分析研究,我们确认这项西方的研究观点不适用于中国人群。之后日本、南美等地的学者也发表了相关数据,表示不支持这种CNV会导致男性不育。因此我们更加确认西方原始论文数据可能只适用于某些白人样本。
那么问题随之而来,为什么同样的CNV导致疾病的外显率会有所差异?过去有人认为CNV片段越大则可能致病性越强;然而当我们回访一些由严重CNV导致疾病的患者,我们发现一部分病例的的父母一方也是严重CNV的携带者但却没有发病,所以我们认为过去一些关于遗传病的观点存在一定误解。
我们首先从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的基因组研究入手,发现7.5%患者基因组16p11.2区域内存在明显CNV,即大片段DNA缺失,并确认DNA缺失区域内TBX6基因为致病基因。而在致病机制探寻中,我们还发现一条染色体TBX6基因的缺失、无义、移码等不同形式的罕见突变本身,并不足以导致先天性脊柱侧凸,CNV还需要联合另一条染色体的常见TBX6亚效等位基因来共同致病。这个亚效等位基因的不同形态称作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SNP指的是基因组单个核苷酸的变异、置换、缺失和插入。这一发现深入揭示了TBX6基因致病的复合遗传机理:即某些遗传疾病为罕见突变与常见变异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发表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杂志上。我们还会继续深入研究,找到这种复合遗传机理适用于其他遗传疾病的证据。
Q:当代中国出生率有明显下降,而随着全面两孩政策出台,不少夫妇的生育风险问题更加凸显。您通过与不少临床机构的合作研究,觉得在遗传研究层面有哪些重要发现?
张锋教授:某些不孕不育与遗传变异、基因突变之间的关联是毋庸置疑的。比如精子的活动能力与其尾部的健康发育直接相关,不少弱精症患者的精子尾部特别短或者畸形,所以在女性子宫内无法与卵细胞结合。通过与多所医院协作,并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等技术,结合高效的基因组数据分析法,我们发现了CFAP43和CFAP44这两个与畸形精子症相关的常染色体基因。相关结果发表在今年6月的《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上,我们还会继续寻找其他导致弱精症的基因,为此类患者的诊断、辅助生殖技术的干预、遗传咨询等提供全新思路。
但当代出生率下降,与中国育龄人口生育时间推后和环境因素有关,不能直接说明当代青年男女的生育能力衰退。半个世纪前,多数中国人20岁左右便开始生儿育女;另一方面因为时代局限,不孕不育的家庭通常不会告知他人,也不一定进入官方统计数据。所以将当代人群30-40岁左右的孕育率和半个世纪之前20-30岁人群的孕育率相比较并不科学。
当然因为学习、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压力与日俱增,一些青年男女出现了卵巢早衰或弱精症等症状,需要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我们的团队正积极与妇产科医院多个科室和团队开展协作,希望针对生殖内分泌疾病、性发育异常等疾病开展探索,寻找更多遗传病的病因和致病机制,为不孕不育症和出生缺陷防控寻找新的诊断手法。
Q:基因拷贝数变异(CNV)与遗传变异多态性其他标记物之间有哪些联系与差别?CNV和哪些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直接关联?
张锋教授:CNV是基因点突变之外的大片段DNA序列变异,包括亚显微结构的微重复和微缺失。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两个物种在DNA序列水平上较为相似,但从CNV角度来看则二者基因组差异很大。CNV只涉及基因片段拷贝数的量变,与基因倒位(inversion)和平衡易位(balanced translocation)等不改变拷贝数的变异类型一起被称为基因组结构变异。
“基因组变异数据库”(database of genomic variants, DGV)对已经被报道的CNV 进行了收录和数据整理。DGV中所有CNV 所覆盖的基因组片段占人类基因组的29.7%。某些CNV会导致疾病,但也可以作为一种遗传多态性存在于基因组上。除了和多毛症、佩梅病等罕见疾病以及单基因疾病相关,CNV也与复杂疾病也相关,比如对艾滋病病毒易感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智障与孤独症、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研究有望促进对相关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认识,指导疾病的分子诊断和新的治疗手段开发。
Q:您在CNV领域的研究有不少重要发现,包括阐明DNA次级结构、低速率复制等因素诱发CNV突变的分子机制等等。请您介绍一下相关成果。
张锋教授:人类基因组上大量CNV可以产生在DNA复制和重组阶段。基于DNA错误复制的机制涉及复制叉停滞与模板交换(fork stalling and template switching, FoSTeS)模型,即DNA复制叉停滞时,滞后链可从模板上脱落,通过微同源序列转到邻近复制叉上重新开始合成DNA。另一类CNV则发生在DNA重组阶段,包括非等位同源重组和非同源末端连接等。
我们的团队多年来从DNA一维序列角度、二维次级发卡结构角度、染色体重组的三维空间结构角度,以及DNA复制的动态层面,都解析了CNV发生的相关机制。我们发现某些基因位点特别容易发生突变,即所谓的重组热点,而一维、二维、三维和动态四个层面都会有特定原因诱导突变,相关的研究作为系列论文发表在《Human Molecular Genetics》杂志上。
另外由于基因芯片的技术限制,某些CNV重排结构和断点序列解析还有很多困难,我们的团队研发了一种全新的CNV分析技术——ALN-walking,可以将CNV及其结构解析到单个碱基的水平,并发现临床分子诊断用基因芯片无法检测到的特殊CNV突变。今年我们利用该技术与美国Baylor医学院James R. Lupski院士合作,参与人类胚胎发育早期的基因组变异研究项目,挖掘出胚胎发育早期CNV突变与出生缺陷的紧密联系,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发表在Cell杂志。
Q:虽然您现在有很多研究项目都需要和临床机构进行紧密合作,但是您仍然始终坚持基础科研的力度。多年的学术研究过程中,您有哪些特别的心得感触?
张锋教授:不少基础科学的研究成果在短期内很难产生临床转化的直接价值,但是许多年之后会慢慢展示它的意义和贡献。比如我现在专攻的CNV发生机制与致病研究,即使在遗传学领域也是相对小众的方向。但是我喜欢这样钻这样的牛角尖,我觉得对基础科学的信仰和探索过程中的产生的创意,正是科学家个性的形成之道。
人生的命运有许多岔路口,对于科研的专注与选择也是如此。一方面,我觉得对于既定的研究领域,需要有100%的投入,这是对科学最好的致敬。比如我的导师金力院士始终致力于通过遗传学的角度来考察探索人类的进化历史,有了很多突破性的重要发现。但另一方面,当我们发现相关领域的新问题,甚至是跨界领域的新问题,也不应当拘泥于某一课题。比如当我发现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与中国人群的在Y染色体变异对男性不育的致病性有差异,为了回答新问题,我立足于原先的研究但转到了新的方向。所以我觉得做学者既需要钻牛角尖的执着,也要在执着与灵感之间找到平衡点,有意无意间走到另一个岔路口,有条件就努力往下走,也会有无穷多的乐趣。
Q:请您谈谈个人团队研究和整个遗传学发展的方向展望。
张锋教授:CNV作为一种重要的遗传变异形式,其研究还是受到分析工具的限制,我希望以后自己的团队能够研发更多更好的分析工具。我还希望在出生缺陷领域的研究方向继续深入。之前我比较多关注Y染色体和男性不育问题,现在我们会结合女性生理疾病,来综合考虑出生缺陷问题。
另外随着各种缺陷检测力度加大,以及社会发展的格局不断变化,人工试管婴儿的辅助生殖技术越来越多被采用,然而单次试管婴儿周期的成功率仍旧不高,这其中究竟是因为体外环境的复杂性,还是受精卵结合时基因的复杂性呢?这些与生殖相关的领域还有许多未解之谜。随着二孩政策颁布以及高龄产妇越来越多,我希望能够从基因突变和遗传多样性的角度,找到更多有用的信息。(生物谷Bioon.com)
Sci Rep:鉴定出男性同性恋基因?新研究一经发表就备受质疑!
2017年12月10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研究人员通过扫描1077名同性恋男性和1231名异性恋男性的基因组,鉴定出几个具有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基因组区域,而且这几个SNP在这两组男性之间存在差别。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12月7日在线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Male Sexual Orientation”。不过,这些发现一经发表就遭到了严厉的批评。
根据这项研究,两个基因组位点存在着特别强的关联性:13号染色体上位于基因SLITRK6附近的一个区域,这个基因主要在一个被称作间脑的大脑区域中表达,之前已发现它在同性恋男性和异性恋男性之间存在差别;14号染色体上位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 TSHR)编码基因附近的一个区域,这与同性恋与非典型甲状腺功能存在关联的报道相一致。
论文通信作者、在美国北岸大学健康系统研究所研究行为遗传学的精神病专家Alan Sanders说,“理解性取向的起源能够让我们更多地了解性动机、性认同和性别差异。这项研究和随后的研究可能会让我们沿着这个发现路径继续走下去。”
很多科学家对这些结果提出了质疑。英国剑桥大学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研究所的Jeffrey Barrett在Science Media Centre网站上发表的一份新闻稿中说道,“这项研究的样本太小而无法得出任何有意义的结论。这些研究人员取得的任何一项发现都没有达到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的具有统计显著性的让人接受的阈值(这就是它为何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上的原因)。他们关于SLITRK6和TSHR的评论完全是猜测,并不符合现代遗传研究的标准,这是因为它们并没有满足统计显著性的要求。”
英国牛津大学的Gil McVean在Science Media Centre网站上发表的声明中对此表示赞同,“这些研究人员发现的影响男性自我报道的性取向的遗传变异的证据是没有多大说服力的。而且,他们的样本量比较小,而且并没有在一项独立的研究中得到重现,而且他们呈现的证据也没有达到这个领域需要的统计显著性的阈值。这份新闻稿是不错的,但是我认为如果它涉及一个争议较小的话题,那么它将不会得到发表。它充其量是初步的研究。”(生物谷 Bioon.com)
参考资料:
Alan R. Sanders, Gary W. Beecham, Shengru Guo et al.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Male Sexual Orientation. Scientific Reports, Published online:
07 December 2017, doi:10.1038/s41598-017-15736-4
FDA批准美国首款基因疗法上市 遗传性失明患者或将重见光明
Cell Stem Cell:基因疗法能够恢复I型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
资讯出处:Gene therapy restores normal blood glucose levels in mice with type 1 diabetes
Nat Commun:科学家阐明肠道有益细菌控制宿主基因表达的分子机理
2018年1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巴布拉汉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肠道有益菌控制机体细胞基因表达的一种特殊方式,研究结果表明,来自细菌的化学信号能够改变人类基因组中关键化学标记的位置,通过以这种方式进行“交流”,细菌或许就能有效帮助机体抵御感染并且抑制癌症发生。
图片来源:Babraham Institute
文章中,研究者Patrick Varga-Weisz等人通过研究揭示了在水果和蔬菜消化过程中肠道细菌所产生的化学物质如何影响肠道内壁细胞的基因表达,这些名为短链脂肪酸的分子能从细菌细胞中移动进入宿主细胞中,从而诱发一系列改变基因活性的过程,最终就会影响宿主的行为。
研究者指出,短链脂肪酸能够增加宿主机体化学标记的数量,这些名为crotonylations的标记也是研究人员最新才发现的,其是机体基因组表观遗传标记物的“附加物”;这种短链脂肪酸分子能够通过关闭名为HDAC2的蛋白功能来增加crotonylations标记的数量,因此crotonylations的改变就会通过开启或关闭基因的表达来改变基因的活性。
研究人员对肠道中缺失大部分细菌的小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正常小鼠而言,这些小鼠机体的肠道细胞含有大量的HDAC2蛋白,其他研究人员也发现,HDAC2的增加或许和结直肠癌发生风险增加直接相关,这也就意味着,调节肠道细胞中的crotonylations对于有效抑制癌症发生至关重要,同时也强调了有益细菌和健康饮食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性。
文章第一作者Rachel Fellows表示,短链脂肪酸是肠道细胞的关键能量来源,如今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其能改变基因组的crotonylations;crotonylations标记在很多细胞中都存在,而且在肠道细胞中尤为普遍,本文研究中研究者就通过鉴别HDAC2蛋白的新型角色来对此进行解释,随后研究人员还发现crotonylations参与到了多种癌症的发生过程之中,未来其或许能作为一种新型药物靶点来帮助开发治疗癌症等多种疾病的新型疗法。
最后研究者Patrick Varga-Weisz说道,我们的肠道是很多细菌的“家”,这些细菌能帮助机体消化诸如植物纤维等食物,其同事也能作为抵御有害细菌的屏障,同时还能“训练”机体免疫系统;然而这些细菌能通过影响细胞的功能来发挥作用;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员就阐明了短链脂肪酸分子如何调节包装基因组的蛋白质的功能,从而实现影响基因活性的目的。(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处:
Rachel Fellows, Jérémy Denizot, Claudia Stellato, et al. Microbiota derived short chain fatty acids promote histone crotonylation in the colon through histone deacetylas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9, Article number: 105 (2018) doi:10.1038/s41467-017-026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