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时代
就找基因君

研究揭示调节大脑炎症的基因开关

基因君

研究揭示调节大脑炎症的基因开关

 

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大脑中的淀粉样蛋白沉积和tau蛋白缠结是AD患者的主要特征之一。然而,“如果只是有淀粉样蛋白沉积和tau蛋白缠结,你可能很长时间,甚至一生都不会患上AD。”哈佛大学医学院的Rudoph E. Tanzi教授说。

他认为,是淀粉样蛋白沉积和tau蛋白缠结导致的神经炎症,才是杀伤神经元的主要原因,而这会导致认知能力下降。日前在Neuron杂志发表的最新研究中,Tanzi博士领导的课题组发现了促进大脑炎症发生的“基因开关”。这一研究可能帮助开发降低大脑炎症的创新疗法。

Tanzi博士的实验室在2008年发现了一个与AD患者的神经炎症相关的基因,它叫CD33,编码小胶质细胞(microglia)上的一个受体。小胶质细胞是大脑中的“清洁工”,它帮助清除大脑中的“垃圾“,包括淀粉样蛋白和缠结。然而,2013年,Tanzi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发现,如果CD33高度表达,那么小胶质细胞会从”清洁工“变身为”神经元杀手“,激发神经炎症的产生。

同时,其它研究人员发现名为TREM2的基因,它具有与CD33相反的作用,能够关闭小胶质细胞激发神经炎症的能力。用Tanzi博士的话来说,CD33是打开神经炎症的开关,而TREM2是关闭神经炎症的开关。

“这一领域的圣杯是发现关闭小胶质细胞中神经炎症的方法。“Tanzi博士说。

在这项发表在Neuron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决定探究这两个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神经炎症和AD发病的影响。他们的问题是:如果我们沉默这两个重要的基因,会发生什么?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在AD小鼠模型中分别敲除CD33和/或TREM2基因。他们发现,如果敲除CD33基因,小鼠大脑中的淀粉样蛋白沉积减少,并且在认知能力测试中的表现得到改善。如果CD33和TREM2基因同时被敲除,那么小鼠的大脑和行为上获得的改善就消失了。

“这个结果表明,TREM2在CD33的下游控制神经炎症。“Tanzi博士说。进一步研究表明,CD33和TREM2能够通过调节IL-1β和它的受体IL-1RN活性来提高或降低免疫细胞的活性。

“我们逐渐认识到,想要帮助AD患者,最关键的是终止由于神经炎症导致的大脑神经元死亡,“Tanzi博士说:”而我们认为CD33和TREM2基因代表着达到这一目标的最佳药物靶点。“(生物谷Bioon.com)

 

科学家绘制出甲型流感病毒基因组结构图

基因君

 

科学家绘制出甲型流感病毒基因组结构图

甲型流感病毒已经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近日,发表在Nature Microbiology上的一项研究,一个来自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国际科学家团队绘制出甲型流感病毒基因组的结构图,并描述了他们对病毒的遗传分析以及所了解到的情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微生物学家和各国的卫生官员都担心未来致命性流感病毒会更加容易传播,甚至这种病毒会引发大规模流行,导致全世界数百万人死亡。因此,科学家们继续深入研究流感病毒。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绘制出甲型流感病毒(IAV)的基因结构图,并指出这种病毒会造成严重的健康威胁。

通过绘制它的遗传结构,研究人员观察其8个单链RNA片段是如何锁在一起的。这很重要,因为它们是形成新病毒手段的一部分。他们指出,过去大流行背后的病毒是通过重组而产生的。在重组过程中,一种病毒感染一个物种(如鸟类),然后与另一种病毒交换基因,这种病毒感染再另一个物种(如人类)的个体。这种交换导致产生具有宿主新抗原的病毒,这些抗原将不会有针对它的现有抗体,从而使宿主很容易受到感染。

该基因组结构的详细图谱,为片段间RNA相互作用如何在不同的IAV菌株重组过程中驱动vRNP共分离提供了直接证据。研究人员注意到,这些片段包含在单个病毒核糖核蛋白复合物中,在那里它们被打包成单个病毒颗粒。

在进一步了解这些片段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将能够识别哪些病毒与其他病毒兼容,从而为未来的大流行候选病毒提供各种观察列表。

研究团队表示,他们的研究结果是一个路线图,虽然不能用于预测特定病毒大流行可能发生的时间,但能知道哪些病毒更容易交换基因,这就缩小了可能性,从而加快了疫苗的开发。它还可以帮助负责应对大流行的研究人员评估其可能的严重程度,以便采取适当措施阻止其传播。(生物谷Bioon.com)

 

可穿戴生物芯片在单细胞传感和基因转染中的应用

基因君

可穿戴生物芯片在单细胞传感和基因转染中的应用

 

柔性可穿戴生物医学芯片目前主要可应用于:1)皮肤或器官生理信号传感器;2)透皮给药、在体基因转染(图1)。近年来,微纳米技术的发展,使可穿戴传感器在单细胞精度上进行长时间、实时生理参数的检测。另一方面,基于微纳米结构的在体透皮递送系统可以实现精确分子递送,包括小分子(如葡萄糖等)和大分子(如蛋白,质粒等)。最新报道的一些纳米转染芯片可以有效地表贴于皮肤上,并在单细胞精度上进行基因转染。与常规方法相比,纳米芯片的转染效率、安全性和剂量可控性都具有显着优势。

可佩戴单细胞传感器和单细胞基因转染芯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凌乾教授(第一作者)、樊瑜波教授(通讯作者),休斯敦大学余存江教授(通讯作者),内布拉斯加大学杨瑞国教授(通讯作者),北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Yu-Chieh Wang教授联合在Cell Press著名综述期刊《Trends in Biotechnology》上发表论文,评论和展望了单细胞传感和基因转染佩戴式生物芯片的研究。北航生物医学与工程学院为第一单位。

第一部分总结了单细胞检测的佩戴式传感芯片。理论上讲,传感器敏感区域尺寸决定了是否可以检测单细胞。设计细胞尺寸(10~100 μm)的敏感区域,严格控制敏感膜与细胞之间的距离,即目标分子(如细胞激素、多肽、神经递质等)的传递距离,可有效提高传感器的信噪比(S/N)。除此之外,传感器材料也是构建单细胞传感器的重要条件:基底材料直接决定了传感器与皮肤或器官的接触性;生物敏感膜材料决定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准确度和长时间工作可靠性。综述总结了最新报道的具有单细胞精度传感器的原理、器件性能和功能、检测细胞种类和信号类别等(图2)。

有望具备单细胞精度的可穿戴传感器

第二部分聚焦于在体透皮药物递送和基因转染芯片系统。常规的透皮系统仅可用于递送易被表皮细胞、真皮细胞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胰岛素等。大分子质粒、核酸等,由于很难直接进入细胞内,常规递送系统往往导致很低的效率。最新微纳米生物芯片可以单细胞精度上直接进行在体大分子递送或基因转染。综述总结了两种基于物理方法的可表贴佩戴式的细胞基因转染系统,即纳米电穿孔基因转染技术和纳米针尖系统,并讨论了各自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图3)。

单细胞精度的在体基因转染芯片

最后,对该领域研究进行展望,提出5个关键问题,包括,如何设计敏感膜以实现单细胞精度;如何确保在佩戴和检测过程中皮肤和敏感膜的有效接触;如何微型化递送系统以实现单细胞基因转染;如果在深层皮肤内达到具有治疗效果的递送和转染;如何整合芯片系统实现多种功能等。(生物谷Bioon.com)

 

小编推荐会议 2019(第三届)微流控芯片前沿研讨会

http://meeting.bioon.com/2019MICROFLUID?__token=liaodefeng

《科学》:突破显微镜的局限 这套系统能看清体内基因表达

基因君

 

 

《科学》:突破显微镜的局限 这套系统能看清体内基因表达

今日,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报道了一篇值得关注的论文。加州理工学院的一支团队开发出了一套全新的超声成像系统。它能够在活体动物中,让科学家们亲眼看到基因的表达。尽管这项技术目前还较为初步,但可以想象,一旦发展成熟,它将能给多种疾病的检测带来突破。

事实上,过去的科学家们早已开发出了许多检测基因表达的方法。其中最为知名的,或许就是绿色荧光蛋白(GFP)系统了。这种系统能够在显微镜下,让我们看清组织中哪些细胞有着特定的基因表达,甚至能让我们在一个个细胞里看清相应蛋白的位置。为此,开发出这套系统的科学家们也在2008年分享了诺贝尔化学奖的殊荣。

但GFP系统也有一个很大的局限,那就是“光”。在培养皿中,光可以透过薄薄的几层细胞,激发出绿色荧光。但如果要把这套系统搬运到大型活体动物体内,就很容易行不通——它们的器官和组织太厚了,光穿透不进去。

那么有什么方法能够在大型活体动物中实时观察基因表达吗?科学家们的选择是“超声成像”。说到超声成像,大家都不会陌生。在检查心脏的缺陷,或是检查胎儿的发育时,医生们都会用到这种非常成熟的技术。它的好处就是能穿透厚厚的器官和组织。

下一个问题,就是怎么用超声波看到特定的细胞了。科学家们从一些水生微生物中得到了灵感:这些微生物会在体内形成一类特殊的蛋白结构,它们就像是气球一样,中间充满了空气。对水生微生物而言,这种蛋白结构能给它们提供浮力。而在科学家的眼中,由于结构中的空气与细胞中的水分在性质上具有天壤之别,这种蛋白结构足以提供超声成像所需的分辨率。

接下来,他们还有一个技术难题需要解决——怎么把这些中空的蛋白结构弄到哺乳动物细胞里头去。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表达这些蛋白结构的微生物都属于原核生物,而哺乳动物属于真核生物,两者的基因调控方式非常不一样。而且,这种蛋白结构需要很多条不同基因的参与,把这些基因同时挪到哺乳动物细胞里,同样不简单。

在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帮助下,研究团队终于把所需的多条基因转入了哺乳动物细胞系,并让它们稳定表达。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检验,这些细胞也终于能够形成类似的中空蛋白结构。

接下来,就是检验这些结构能否真的协助超声成像了。研究人员们做了一组对照:在一部分癌细胞中,他们引入了这种中空蛋白结构;在另一部分癌细胞中,他们使用的还是传统的荧光蛋白。随后,这些癌细胞被分别注射到小鼠的左右两侧,诱导生成肿瘤

在几天的诱导表达后,研究人员们清楚地看到了两种系统之间的区别。限于组织的穿透性,在“荧光蛋白”组,我们只能看到“一坨”荧光,看不清太多细节。而在“中空蛋白结构”组,超声成像清楚地看到,只有肿瘤最外面一层有着报导基因(reporter gene)的表达。后续的组织学检测,也证实了超声成像的准确性。

可以想象,如果这套系统能得到后续的应用与开发,我们就能对活体动物里的基因表达进行更好的研究与探索。这也正是为何许多科学家们对其表示出浓厚兴趣的原因。“它能带来观察基因调控的全新方式”,一名没有参与本研究的科学家说到。

另一些科学家指出,这套系统对基因编辑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想让它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我们还需要进一步降低使用的门槛。(生物谷Bioon.com)

Nat Struct & Mol Biol:鉴别出一种重新激活肿瘤抑制基因表达的新方法

基因君

2019年10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伦敦大学学院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新方法能重新激活肿瘤抑制基因,相关研究结果有望帮助开发出治疗癌症的新型靶向性疗法。

Nat Struct & Mol Biol:鉴别出一种重新激活肿瘤抑制基因表达的新方法

图片来源: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能阻断调节性蛋白PRC2(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2,多梳抑制复合物2)的新方法,健康细胞能利用PRC2来沉默特殊基因,而这些基因的指令则仅能被其它类型的细胞所读取,癌细胞会拦截PRC2的沉默功能来关闭肿瘤抑制基因,当处于激活状态时,这些基因会停止细胞的分裂,因此如果PRC2从这些基因中被移除的话,其就会抑制肿瘤生长。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对健康细胞进行研究后发现,PRC2能与RNA结合,当PRC2与RNA相结合时,其就不会与基因结合并沉默基因的表达了。而当研究人员对癌细胞进行时,他们利用名为dCas9(Cas9核酸内切酶)的特殊蛋白吸附到RNA上来沉默肿瘤抑制基因的表达,RNA会特异性地从被吸附的肿瘤抑制基因中移除PRC2,从而再度激活基因的表达并阻断癌细胞的分裂。

研究者Richard Jenner教授说道,本文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一种新方法来逆转癌变基因沉默事件,同时还能保证其它基因的表达也处于沉默状态;下一步我们将会在其它类型的癌症中进行检测,研究人员希望后期能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开发一种新方法来运输RNA和靶向基因制剂至癌症患者机体的癌细胞中,从而达到杀灭癌细胞的目的。(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处:

Manuel Beltran, Manuel Tavares, Neil Justin,et al. G-tract RNA removes 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2 from genes, 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 (2019). DOI:10.1038/s41594-019-0293-z

Science子刊:Lrrk2等位基因在小鼠的微生物感染过程中以性别依赖的方式调节炎症

基因君

2019年10月21日讯 /生物谷BIOON /–富含亮氨酸的重复激酶-2 (leucine-rich repeat kinase-2,LRRK2)基因的变异与帕金森病、麻风病和克罗恩病(以炎症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三种疾病)有关。LRRK2在粒细胞和CD68阳性细胞中高表达,可能具有先天免疫功能。
Science子刊:Lrrk2等位基因在小鼠的微生物感染过程中以性别依赖的方式调节炎症
图片来源: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在一项近日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最新研究中,来自渥太华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用两种方式来验证这个假设。首先,通过静脉注射鼠伤寒沙门氏菌,导致脓毒症。第二,新生幼鼠鼻内感染呼肠病毒(3型血清感染),引起脑炎。在这两种小鼠模型中,研究人员都发现野生型Lrrk2表达具有保护作用,且表现出性别效应,雌性Lrrk2缺失动物对感染的控制不如雄性。
携带与帕金森病相关的p.G2019S突变、表达Lrrk2的小鼠可以较好地控制感染,减少细菌的生长,延长脓毒症动物的生存期。这是p.G2019S突变导致的功能获得是由髓细胞介导的,且在表达一种激酶死亡的Lrrk2变异的动物中被消除。
研究人员还发现呼肠孤病毒诱导表达p.G2019S Lrrk2突变的幼鼠发生脑炎后,尽管病毒滴度较低,小鼠的死亡率增加。P.G2019S Lrrk2突变体增强了免疫细胞的趋化性,并在病毒感染过程中产生更多活性氧。表达p. G2019S Lrrk2突变体、感染呼肠孤病毒的小鼠的大脑含有更高浓度的α-突触核蛋白。表达一个或两个p.D1994S Lrrk2等位基因的老鼠表现出较低的呼肠孤病毒诱导的脑炎死亡率。
因此,研究人员认为Lrrk2等位基因可能通过调节炎症来改变微生物感染的过程,这可能取决于宿主的性别和基因型以及病原体的类型。(生物谷Bioon.com)
参考资料:

Bojan Shutinoski et al. Lrrk2 alleles modulate inflammation during microbial infection of mice in a sex-dependent manner.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5 Sep 2019: Vol. 11, Issue 511, eaas9292 DOI: 10.1126/scitranslmed.aas9292

PNAS:全基因组测序鉴定非洲结核杆菌病原体早期感染情况

基因君


2019年11月1日 讯 /基因宝jiyinbao.com/ –最近,发表在《PNA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检查了南非地区爆发的广泛耐药结核病流行株LAM4 / KZN的进化和流行病学历史。

该菌株首次报道于2005年在夸祖鲁-纳塔尔省的图格拉渡轮,此后已在全省广泛传播。这项新研究确定了促进XDR-TB菌株疫情爆发的关键宿主,病原体和环境因素,以及可以采取的早期发现和遏制未来流行病的步骤。
由哥伦比亚大学领导的这项研究由来自南非,美国和挪威的多机构研究人员组成,他们使用基因组,空间和蛋白质模型来回答这种菌株何时何地出现以及如何进行广泛传播。
PNAS:全基因组测序鉴定非洲结核杆菌病原体早期感染情况
(图片来源:Www.pixabay.com)
研究人员将该菌株的地理起源定位在与莫桑比克和eSwatini接壤的一个农村地区,耐药结核病的高发病率位于距首次报告LAM4 / KZN爆发地点400公里处。结果还表明,该病毒株在1990年代初出现,并快速获得了关键的有利突变。此外,研究表明,这种菌株的快速和广泛传播具有周期性的城乡迁移现象。
文章作者,来自哥伦比亚大学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助理教授,首席研究员Barun Mathema博士说:“我们的结果表明,这种XDR-TB菌株的世纪出现时间比公共卫生学相关报告中记载的还要早大约12年出。我们的研究表明,必须结合多种环境以及病原体的因素,才能使这些病原体持续传播并跨越地理屏障。”
Mathema观察到:“将全基因组测序用于公共卫生监测可以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检测疫情前期的流行病学状况,并为早期识别和遏制病原体提供策略。” (生物谷Bioon.com)

资讯出处:Using whole-genome sequencing for early identification and containment of AMR pathogens

原始出处:Tyler S. Brown, Lavanya Challagundla, Evan H. Baugh, Shaheed Vally Omar, Arkady Mustaev, Sara C. Auld, N. Sarita Shah, Barry N. Kreiswirth, James C. M. Brust, Kristin N. Nelson, Apurva Narechania, Natalia Kurepina, Koleka Mlisana, Richard Bonneau, Vegard Eldholm, Nazir Ismail, Sergios-Orestis Kolokotronis, D. Ashley Robinson, Neel R. Gandhi, Barun Mathema. Pre-detection history of 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in KwaZulu-Natal, South Africa.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9; 201906636 DOI: 10.1073/pnas.1906636116

美国科学家首次在国内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治疗癌症患者

基因君

2019年11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美国的科学家们首次尝试使用基因编辑工具—CRISPR来治疗癌症患者,截至目前为止,接受治疗的3名患者似乎是安全的,目前研究人员还无法确定是否能够利用CRISPR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

美国科学家首次在国内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治疗癌症患者

图片来源:Penn Medicine via AP

临床医生利用来自患者机体的免疫细胞,对其进行遗传改造来帮助患者机体识别并抵御癌症,同时给患者带来的副作用较小;这种基于CRISPR技术的疗法能有效剔除患者机体的三个基因,这些基因能够阻挡患者机体的免疫细胞攻击癌细胞;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者Edward Stadtmauer表示,这是迄今为止我们尝试过的最复杂的基因和细胞工程技术操作,如今研究证据表明,我们能够安全地对患者机体的免疫细胞进行基因编辑。

研究者表示,2-3个月后,一名患者的病情继续出现了恶化,另外一名患者的病情则相对稳定,由于第三名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较短,研究人员并不清楚其后期的疾病进展状况,研究者计划再对15名患者进行治疗,并评估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目前针对其它血液癌症的细胞疗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其治愈了很多无法治愈的疾病,而基因编辑为改善这些疾病的治疗也提供了一定的希望。基因编辑技术能永久性地改变DNA从而阻断疾病根源,CRISPR是一种能在特异性位点切断DNA的工具,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实验室使用该工具来治疗其它疾病。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目的并不在于改变个体机体的DNA,而是试图通过改变患者机体的DNA来给予其强大的抗癌能力(另外一种免疫疗法)。有报道显示,中国科学家已经在癌症患者机体中开展了这样的试验,但这项研究是首次在国外进行这样的研究报道,其如此新颖以至于需要得到美国监管机构花费两年时间才能得到批准。目前这项临床试验的早期结果由美国血液学会公布,具体细节将会12月的年会上进行公布。

参与该项临床试验的三名患者中有两名是多发性骨髓瘤(一种血液癌症)患者,另一名为肉瘤患者,所有患者接受多种标准化疗法均没有效果,并没有更好的治疗选择。研究者将患者的血液提取过滤来取出T细胞,并在实验室中进行改造重新输注回患者体内,研究者旨在对患者进行一次性治疗,这些细胞能够在患者体内重新繁殖并且充当一种活体药物对癌细胞进行攻击。

研究者表示,截至目前为止,这些细胞能够存活且能按照预期的想法进行繁殖,基于CRISPR技术编辑策略或许是一种全新的疗法,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何时能够在患者体内观察到稳定的抗癌效果,后期他们还会对患者进行长期的跟踪分析,并对其进行更多的检测。(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处:

Doctors try CRISPR gene editing for cancer, a 1st in the US

The first attempt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use a gene editing tool called CRISPR against cancer seems safe in the three patients who have had it so far, but it’s too soon to know if it will improve survival, doctors reported Wednesday.

The doctors were able to take immune system cells from the patients’ blood and alter them genetically to help them recognize and fight cancer, with minimal and manageable side effects.

The treatment deletes three genes that might have been hindering these cells’ ability to attack the disease, and adds a new, fourth feature to help them do the job…….

Nature重大发现:癌基因竟不在染色体上?第一作者吴思涵亲身解读!

基因君

今日凌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Ludwig癌症研究所的Paul Mischel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大量的癌基因并不在染色体上,而是会从染色体上脱落下来,变成一种小型的DNA,称为染色体外DNA(ecDNA)。文章以《Circular ecDNA promotes accessible chromatin and high oncogene expression》为题发表在Nature《自然》杂志上。
Nature重大发现:癌基因竟不在染色体上?第一作者吴思涵亲身解读!
△来源Nature官网截图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763-5
文章第一次正面解析了癌基因所在的ecDNA的结构和基本功能,这为后续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这一重大发现,是不是意味着癌症可以治愈了?第一作者吴思涵博士为我们亲身解读。
癌基因的重大发现,癌症研究的曙光
TIMEDOO:可否介绍一下该研究的背景呢?
吴思涵:肿瘤是一种基因疾病,它是由抑癌基因的功能缺失,以及原癌基因的功能亢进引起的。在高通量测序的时代,我们已经把肿瘤的基因组给测了个遍,把每一个碱基的突变都测得一清二楚。但现在问题来了:癌基因到底存在于什么地方?
教科书告诉我们,基因在染色体上。然而,我们研究团队发现,其实大量的癌基因并不在染色体上,而是会从染色体上脱落下来,变成一种小型的DNA,称为染色体外DNA(extrachromosomal DNA,简称ecDNA)。
Nature重大发现:癌基因竟不在染色体上?第一作者吴思涵亲身解读!
△图中蓝色的部分为DNA,以染色体的状态存在。而红色的点,则是癌基因。可以发现,大量的癌基因其实并不在染色体上,而是在染色体之外。
此前,我们团队分别在Science《科学》和Nature《自然》杂志上报道,这种ecDNA在肿瘤中是广泛存在的,大概占了全部肿瘤案例的1/3。这些携带着癌基因的ecDNA,拷贝数往往较高,且其拷贝数是高度动态的。举个例子,它们的拷贝数,会随着细胞复制,还有药物的治疗而改变。因此,ecDNA的存在,是驱动肿瘤异质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导致肿瘤耐药的因素。
TIMEDOO:这篇Nature论文报道了什么新的发现?
吴思涵:这项研究主要有4个重要发现:
1.ecDNA是环状的
在生物学中,结构决定了功能。因此,我们首先解析了它的结构。我们团队结合了二代基因组测序、光学匹配(optical mapping)、扫描电镜、透射电镜、3D结构照明显微镜等方法,揭示了ecDNA的真实结构:和经典的真核生物染色体的纺锤状不同,这些从染色体上脱落下来的ecDNA,形成一个环状的DNA分子。
Nature重大发现:癌基因竟不在染色体上?第一作者吴思涵亲身解读!
△图示扫描电镜下的环状ecDNA分子
2.ecDNA大量转录癌基因
DNA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指导编码基因的转录,产生信使RNA(mRNA),并用于指导蛋白质的翻译。我们发现,ecDNA也在执行着同样的功能。然而,ecDNA上面存在着癌基因。而ecDNA往往可以高达几十甚至几百个拷贝,因此,这些高拷贝的ecDNA,就能转录大量的癌基因产物,从而推动肿瘤的进展。
3.ecDNA的染色质是高度开放的
我们身上的每个细胞,都携带着原癌基因。但在一般情况下,这些原癌基因是不表达的。因为,人体细胞核里面的DNA,是会经历反复压缩折叠,形成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而异染色质里面的基因,是无法表达的,这其中就包括了一些癌基因。
我们的研究发现,在ecDNA上面,染色质的结构是相对开放的。这就造成了,这些环状DNA上面的基因,几乎都能被顺利转录出来。换句话说,一旦原癌基因从染色体上脱落下来,形成这种环状的ecDNA,就能够大量表达。
4.ecDNA的环状结构产生了新的基因调控回路
正如第1点所提,结构决定功能。DNA序列之间,是会因DNA的折叠而产生相互作用的,并进而调控基因表达。而这种相互作用的频率,会随着两段DNA之间的距离的增大而降低,对基因调控的作用也越来越弱。
Nature重大发现:癌基因竟不在染色体上?第一作者吴思涵亲身解读!
△图示DNA相互作用。在线性的条件下,因基因A和B相邻较近,有较强的相互作用,而C距离A较远,相互作用力较弱。而一旦形成环状的ecDNA,原本距离较远的C就和A相邻,从而增强相互作用。
但是,ecDNA是环状的,这就导致了原本相距很远的DNA片段,被连接到了一起,从而实现了超远距离的相互作用,实现超远距离的基因调控。这就好比物理学中假想的虫洞超时空旅行,把原本相距很远的空间给连接到了一起——比如哆啦A梦大长篇里面的一个经典剧情。
Nature重大发现:癌基因竟不在染色体上?第一作者吴思涵亲身解读!
△《大雄的宇宙开拓史》
TIMEDOO:这项研究对肿瘤的临床治疗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吴思涵:要是说,这项研究出来后,肿瘤就有救了,那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作为严谨的科学家,我们的解读是:
第一次正面解析了癌基因所在的ecDNA的结构,并且阐明了其基本功能,这为后续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由于ecDNA在肿瘤中广泛存在,因此,解析其结构与功能,将有助于后续一系列问题的研究,包括ecDNA是如何产生,如何复制,以及如何运动的。只要找到肿瘤维持ecDNA稳态的机制,我们甚至有办法研发出一种通用的抗肿瘤策略,即直接靶向ecDNA进行抗肿瘤治疗。但是,目前距离实现这个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距离。我们团队,也在不断地超着这个目标前进。
目前我们已经在更大的人群范围中,去研究ecDNA对肿瘤发生发展的意义。由于是尚未发表的数据,不便透露结论性的东西。目前能讲的是,学术界应该更加重视ecDNA之于肿瘤的意义。尤其是对研究肿瘤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的同行来说,切莫忽视ecDNA的重要性。
TIMEDOO:听吴博的潜台词,是说ecDNA一直是被科学家所忽视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吴思涵:是这样的。实际上,有关肿瘤中存在ecDNA的证据,早在1965年的时候就发现了。然而多年过去,这个发现并没有被写进教科书。我猜,这其中有两个重要原因:
Nature重大发现:癌基因竟不在染色体上?第一作者吴思涵亲身解读!
△1965年,The Lancet《柳叶刀》首次报道了染色体外DNA的存在。然而半个世纪过去,却鲜有人重视。
第一,2011年有团队估计,ecDNA阳性的肿瘤案例比例,仅有1.4%。然而我们是不认可这个数据的,也因此催生了我们2017年刊登在Nature《自然》杂志上的研究,指出总体比例应该高达1/3。在某些肿瘤中,这个比例甚至逼近90%。不过,我们也大概推测到为何前人会低估。原因是,ecDNA太小了,在显微镜下,如果不仔细观察,甚至很难发现。我们2017年的研究,是结合了二代测序以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这才得以定位ecDNA,从而检出许多以前未能发现的ecDNA。
第二,现在大家越来越依赖于测序技术,而传统的细胞遗传学方法(即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这类技术),则逐步被遗忘了。然而,虽然测序技术的DNA序列分辨率很高(即能轻易地解析单个碱基的突变),但其空间分辨率却很低。反过来,细胞遗传学技术,比如荧光原位杂交,虽然不能精确地检查DNA碱基的突变,但是,其空间分辨率却很高,能够知道癌基因的空间定位。因此,只有将这两项技术结合起来,才能够有效地研究肿瘤遗传学。这也是我们团队所推崇的研究路线:测序和影像,一个都不能少。
Nature重大发现:癌基因竟不在染色体上?第一作者吴思涵亲身解读!
△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虽然基因组测序的碱基序列分辨率极高,但却丢失了空间分布的信息。只有和传统的影像学技术相结合,才能彻底解析肿瘤的基因组。
令人关注的华人生物科学家
TIMEDOO:可否简单介绍一下你们的科研团队?
吴思涵:我们是一支精悍、专业的队伍,由Paul S. Mischel教授领导。包括PI、主管、博士后、研究生、研究员和行政助理在内,目前只有9人。然而就是这么一支小队伍,我们在2019年,连发了两篇Nature,一篇Cell Metabolism,还有一篇即将上线的Nature Reviews Cancer。每一位博后与研究生,都有独立的研究课题,但我们总是相互帮助,参与到每一个人的研究中。这也是我们能够持续保持学术产出的关键。我们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博士加入我们的科研团队,扩充博士后队伍。
Nature重大发现:癌基因竟不在染色体上?第一作者吴思涵亲身解读!
△Paul Mischel教授团队(第一排右3),吴思涵(第一排右1),目前有博士后3名,博士研究生2名,研究员1名,实验室主管1名,行政助理1名。
我们的研究领域是肿瘤遗传学与代谢。就如前面所说的,肿瘤是一种基因疾病,因此,肿瘤研究的根基学科,就是肿瘤遗传学。不过,在遗传学领域有一个著名“公式”:基因型 + 环境 = 表型。这里的表型,指的就是肿瘤。而基因与环境,就类似种子与土壤的关系。因此,光研究基因是不够,还需要去注重何种环境才能满足肿瘤的生长。而代谢,正是连结细胞外部环境与细胞内部事件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实验室的根基,就是肿瘤遗传学与代谢。
如果对我们实验室感兴趣,还可以访问我们的网站:https://paulmischellab.org/
TIMEDOO:导师Paul Mischel教授是什么样的人?
吴思涵:我对Paul的印象,主要可以总结为3点吧:1)思维活跃,思路宽广。他经常可以从“不可思议”的角度提出科学问题,而这正是创新性研究的基础。2)文笔优雅。他写的文字,包括论文,已经到了雅的境界。因为他最开始是学哲学的,后来才进的医学院,并拿到了MD和PhD学位,所以他的文字功底非常好。3)对学生和博后给予充分的指导与鼓励。Paul和一些“放养”团队的教授不同,他会主动地参与到每一个人的研究中,除非出差,他几乎每天都在实验室,并且每天花至少5-10分钟和每个人交流工作。
△Paul S. Mischel, M.D., Ph.D,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病理学杰出教授,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会员,美国医师学会会员,美国临床研究协会会员。
TIMEDOO:在求学和职业发展过程中,有没有什么事情对你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吴思涵:我谈两件事,一件和学术有关,一件看似和学术无关但其实非常重要。
第一件事,是自己迈过了一个坎。在直博的第四、五年间,我发现自己的思维非常局限,感觉在原地踏步,亟需成长。虽然后来拿到了去加州大学做博后的offer,但是在入职的头一年,发现在研究所三层楼里面,每一个人都是那么优秀,就更加感受到了自己的局限性,甚至有想过放弃学术,发展其他事业。不过后来Paul跟我说,每一个人能够来到这里,都有一个具体原因。而我之所以能够加入这个团队,是有足够强大的创造力。而当迈过自我否定与怀疑的坎之后,整个人如脱胎换骨,有了新的成长。
第二件对我成长有极大帮助的,是以前在中山大学读书期间,多年的艺术团经验。其中,合唱团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不光锻炼了我的发声、口才、办事能力、领导能力,多年的舞台经验也对我个人的形象气质,有重大的助益。比如说,现在去公开场合讲报告,都是信手拈来。当然,这背后也是谨记艺术团老师的教诲:成功的前提是熟练。所以我特别感谢中大艺术团的几位老师对我的栽培。同时我也建议师弟师妹们不要一头闷在实验室里,要利用在学校的时间,去全方位培养自己的能力与素质。
TIMEDOO:听说你是科普网红?为什么想着要写科普呢?目前主要的创作平台?
吴思涵:呵呵,算是凉掉的过气网红吧。我觉得,作为科研人员,除了做好具体的科学工作外,还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因为,科研基金主要来自国家的拨款,而国家的拨款又是从纳税人手里获得的。作为科学家,也应对社会负责任。至少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传播科学知识。当然,这仅仅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并不是说每个科学家都必须这么做。
在科普创作中,自己也有很多收获,比如锻炼了表达能力。事实上,如果科学家不会写也不会讲,那是不行的。因为要获取科研经费,是要写申请书的。而为了获得合作机会,也需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包装出去,让更多的科学家来对你的科研产生兴趣。
近两年,我的科普平台是知识星球“真知拙见”(KnowledgeHot)。“真知拙见”是一个由海内外教授、博士、高管共同运营的高质量付费订阅中文知识分享社区,在这里可以和许多不同领域的专家共同交流 。特别有意思的是,这篇Nature论文得到了“真知拙见”社区嘉宾的帮助。其中有个重要的数据分析方法,是和社区里面的同行学来的。
TIMEDOO:接下来在事业上有什么规划呢?
吴思涵:未来还是想继续从事科研工作。目前在各地寻找一些高校、研究所、或者医院的独立科研岗位。由于目前求职季才刚开始,所以未来半年主要就是在忙这件事,希望能到理想的单位就职。
— 专访华人科学家 —
吴思涵博士,2009年获得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士学位,随后以保送直接攻博的方式,进入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师从颜光美教授从事肿瘤研究工作。2014年获得药理学博士学位后,进入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开展博士后工作。曾获教育部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以及教育部博士学术新人奖。在包括Nature,Nature Reviews Cancer等期刊上发表论文与专着19篇。


贺建奎论文手稿遭曝光,披露基因编辑婴儿不为人知的秘密

基因君

2019年12月9日讯/基因宝jiyinbao.com/—今年早些时候,有消息人士向《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杂志发送了贺建奎(He Jiankui)的一份未发表的论文手稿的副本,该手稿副本描述了制造去年在中国出生的首批经过基因编辑的婴儿—一对称为露露(Lulu)和娜娜(Nana)的双胞胎女性婴儿—的实验过程。这份手稿显示了他在制造露露和娜娜时忽略了伦理规范和科学规范。2019年12月3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首次公开了该手稿的摘录。

这篇未发表的论文手稿标题为“Birth of Twins After Genome Editing for HIV Resistance(基因组编辑后抵抗HIV的双胞胎出生)”,共有4699个英语单词,由中国生物物理学家贺建奎撰写。《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还接受到第二份讨论了关于人类和动物胚胎的实验室研究的论文手稿。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收到的这些手稿文件中的描述性文字表明贺建奎在2018年11月下旬对这两份手稿进行了编辑,并且它们似乎是他最初提交的用于发表的论文手稿。在经过至少两个著名期刊Nature和JAMA的评审后,他的论文手稿仍未发表。

这份关于这对基因编辑双胞胎的论文手稿的正文写着可以“控制HIV流行病”的医学突破的说辞。它声称使用一种“新型疗法”在让这两名女性婴儿对HIV产生抵抗力方面取得“成功(这个单词不止一次使用)”。然而令人吃惊的是,它很少尝试证实这对双胞胎确实对这种病毒具有抵抗力。这份论文手稿的正文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该手稿中其他地方存在的表明这种基因编辑出错的数据。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与四位专家—一名法律学者、一名试管婴儿医生,胚胎学家和基因编辑专家—分享了这些未发表的论文手稿,并询问他们的评论意见。他们的观点都认为这一做法很不科学,其中包括:贺建奎和他的团队提出的关键主张得不到数据的支持;这对双胞胎婴儿的父母迫于压力才勉强同意参加这项基因编辑实验;所谓的临床益处实在令人怀疑;这些研究人员在完全了解自己进行基因编辑的效果之前就着手制造活的基因编辑婴儿。

由于这些手稿文件关乎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即使用基因编辑技术改变人类遗传的能力,因此《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在此公布这份关于这对“基因编辑双胞胎”的论文手稿的摘录,以及这些专家的评论,并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这些摘录按照它们在这篇论文手稿中出现的顺序进行排列。


1.为什么这份论文手稿没有医生名单?

这份论文手稿以作者名单开头—共有10位作者,其中的大多数来自中国南方科技大学贺建奎的实验室,还包括帮助招募艾滋病夫妇的一家艾滋病支持网络组织的负责人Hua Bai和美国生物物理学家Michael Deem。目前,赖斯大学正在审查Deem在这项基因编辑实验中扮演的角色。

贺建奎论文手稿遭曝光,披露基因编辑婴儿不为人知的秘密

参与这项重大计划的人数很少,原因之一是缺少一些人的名字,尤其是治疗患者的不孕不育科医生和分娩婴儿的妇产科医生。隐藏他们的名字可能是试图掩盖患者身份。但是,也不清楚这些医生是否理解他们正在帮助制造首批经过基因编辑的婴儿。

对于一些人来说,这立即就产生了这份论文手稿是否值得信赖的问题。斯坦福大学法学教授Hank Greely说,“对于这份论文手稿报道的任何内容,我们没有或几乎没有独立的证据。尽管我相信这些婴儿很可能是经过DNA编辑后出生的,但针对这方面的证据非常少。鉴于这种情形,我不愿意承认贺建奎是一名诚实的研究员。”


2.这些研究人员自己的数据不支持他们的主要主张

这份论文手稿的摘要列出了这个研究项目的目标—培育出抵抗HIV感染的人—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它指出,贺建奎的研究团队“成功”地能够“复制” CCR5基因中一种已知的突变。一小部分自然出生的具有这种突变(称为CCR5Δ32)的人免受HIV感染。

贺建奎论文手稿遭曝光,披露基因编辑婴儿不为人知的秘密

但是这种摘要远远超出了这份论文手稿中的数据所能支持的范围。具体来说,正如稍后将看到的那样,该团队实际上并未复制这种已知的突变。相反,他们构建出新的突变,这种新的突变可能导致HIV抵抗性,但也可能不会导致HIV抵抗性。根据这份论文手稿,他们从未对此加以验证。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创新基因组学研究所基因组编辑科学家Fyodor Urnov说,“他们声称复制了这种流行的CCR5突变,这是对实际数据的公然歪曲,只能用一个术语来描述:蓄意捏造。这项研究表明贺建奎的研究团队未能复制这种流行的CCR5突变。胚胎编辑将帮助数百万人的说法既荒谬又可笑,就像1969年的月球漫步‘为数百万寻求在月球上生活的人带来了希望。’”

Eugin集团科学总监Rita Vassena说,“在阅读这份论文文件时,我希望看到一种反思性的、深思熟虑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方法。不幸的是,它读起来更像是一个寻找目的的实验,试图找到不惜一切代价在人类胚胎中使用CRISPR/Cas9技术的合理理由,而不是一种为了子孙后代的利益认真、经过深思熟虑、循序渐进地编辑人类基因组的方法。正如目前的科学共识所表明的那样,在现阶段,在注定会导致怀孕的人类胚胎中使用CRISPR/Cas9是不合理和不必要的,不应当继续下去。”


3.对胚胎进行基因编辑不会控制HIV,尤其是在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

这份论文手稿的摘要末尾和正文开头是这些作者为他们的研究寻找合理理由的地方。他们提出基因编辑婴儿可以使得数百万人免于感染HIV。《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评论者将此说法称为“荒谬”和“荒唐”,并指出,即使CRISPR方法能够制造出对HIV有抵抗力的人,但在HIV肆虐的地方,比如非洲南部,这种方法也不太可能行得通。

贺建奎论文手稿遭曝光,披露基因编辑婴儿不为人知的秘密

Rita Vassena说,“这项研究提供的对人类胚胎进行编辑和随后植入以产生妊娠的证据并不充足。正如这些作者所声称的那样,认为经过基因编辑的胚胎可能有朝一日能够控制‘HIV流行病’的想法是荒谬的。事实证实公共卫生措施、教育和广泛使用抗病毒药物可控制HIV流行病。”

Hank Greely说,“这是‘控制HIV流行病’的一种可行方法,似乎很可笑。如果世界上的每个婴儿都获得这种突变(极不可能),它将在20至30年内开始实质性地影响HIV感染,届时我们应该有更好的方法来遏制这一流行病,以及现有的方法即便还不够充分地遏制,也会极大地延缓它。相比于2012年,2017年中国的新增HIV感染病例增加了64%(如果是真的话),这是因为基数很低的缘故。中国的HIV感染率远低于西方国家。这种局势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仍然更加严重。但是,就此认为这种高科技应对措施可能对这些国家有帮助,这是不合情理的。”


4. 这对双胞胎婴儿的父母可能出于错误原因想要参加基因编辑实验

与某些解释相反的是,在这对基因编辑双胞胎女性婴儿的DNA上使用CRISPR并不是要阻止她们从被感染的父亲那里感染HIV。如这份论文手稿所描述的那样,这是通过精子洗涤(sperm washing)这一成熟技术实现的。相反,这种基因编辑实验的目的是让她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对HIV具有免疫力。因此,这一实验并未为她们或她们的父母提供明显的即时医学益处。这对夫妇为何会同意参加?原因之一可能是为了获得生育治疗。

贺建奎论文手稿遭曝光,披露基因编辑婴儿不为人知的秘密

Rita Vassena说,“我担心这对夫妻中的丈夫接受这种实验性基因组编辑的原因在于他是HIV阳性的,这是因为人们可以想象这对夫妻承受的不必要的情绪压力使得他们同意接受一项对患者本身及其子女的健康无任何改善但可能会带来负面后果的实验。值得记住的是,HIV感染不会像遗传病那样世代相传;胚胎需要‘抑制’这种感染。因此,采取预防措施,比如用适当的药物控制患者的病毒载量,以及在体外受精期间小心处理配子,可以非常有效地避免HIV传染。当前的辅助生殖技术可确保HIV阳性的男性和女性安全地生育后代,避免水平传播(伴侣之间)和垂直传播(父母与胚胎/胎儿之间),从而使得在这些情况下无需编辑胚胎。实际上,这对参与这项实验的夫妇确实接受了这样的辅助生殖措施,包括对精液进行长时间的清洗,以清除所有可能携带HIV的精液。更长时间的精子洗涤已在全球体外受精实验室和数千名患者中使用了近二十年。根据我们和其他人的经验,这对父母及其未来的孩子都是安全的,并不需要侵入性地操纵胚胎。”

生殖内分泌学家Shane Grove Fertility说,“在中国,HIV阳性会招致重大的社会歧视。尽管有强烈的家庭和社会义务要有一个孩子,但HIV阳性患者没有机会获得不孕不育治疗。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开展这项临床研究存在问题,并且它针对弱势患者群体。这项研究是为一种社会问题提供基因治疗吗?这对夫妇没有受到不适当的强迫吗?”


5.这项研究中的基因编辑与赋予天然HIV抵抗力的突变不同

在这项研究中,这些研究人员描述了CRISPR实际上给这对双胞胎带来的改变。他们从体外受精的胚胎中取出了一些细胞以研究它们的DNA,发现旨在让CCR5基因失去功能的基因编辑确实站稳了脚跟。

贺建奎论文手稿遭曝光,披露基因编辑婴儿不为人知的秘密

但是,尽管他们“期待”这些编辑通过让这个基因失去活性而赋予HIV抵抗力,但他们不能确切地知道这一点,这是因为这些编辑“类似于”自然发生的CCR5Δ32突变,但并非完全相同。再者,仅有一个胚胎中的CCR5基因的两个拷贝都被编辑;另外一个胚胎中的仅有一个拷贝被编辑,这充其量只能给予部分HIV抵抗力。

Hank Greely说,“‘成功’在这里显得很浮躁。没有一个胚胎出现这种存在于在数百万人中的CCR5Δ32缺失突变。相反,这些胚胎/最终的婴儿出现了新的突变,它们的作用尚不清楚。同样地,对HIV的‘部分抵抗力’是什么意思?如何衡量这种部分抵抗力?是否足以证明将携带人类中从未见过的CCR5基因形式的胚胎植入到子宫中以进行可能的分娩?”


6.可能还存在其他不想要的CRISPR编辑

CRISPR并不是一种完美的工具。试图编辑一个基因有时会在基因组的其他地方产生其他意想不到的变化。在这项研究中,贺建奎的研究团队讨论了他们对这种不想要的编辑(称为‘脱靶’突变)的搜索,并说他们只找到了一个。

贺建奎论文手稿遭曝光,披露基因编辑婴儿不为人知的秘密

然而,这种搜索并不彻底,这份论文手稿还掩盖了一个关键点:这些研究人员从早期胚胎中提取的任何用于测试的细胞实际上都没有对这对双胞胎的身体做出贡献。剩下的将发生增殖并成长为这对双胞胎的细胞也可能具有脱靶效应,但是在开始怀孕之前无法知道这一点。

Fyodor Urnov说,“这是对实际数据的严重歪曲,同样只能被描述为公然的谎言。从技术上讲,在不破坏胚胎的情形下,不可能通过检查胚胎的每一个细胞来确定编辑后的胚胎是否‘没有显示任何脱靶突变’。对于整个胚胎编辑领域来说,这是一个关键问题,这些作者在此掩盖了这个问题。”


7.治疗这对夫妇的医生可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贺建奎论文手稿遭曝光,披露基因编辑婴儿不为人知的秘密
包括《华尔街日报》在内的各种新闻媒体的报道都指控贺建奎的研究团队通过更换血液样本来欺骗医生,而且并非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参与了制造经过基因编辑的婴儿。如果确实如此的话,这就是个问题,这是因为医生有责任做符合患者最大利益的事情。

Jeanne O’Brien说,“无论CRISPR是否用于基因组编辑,体外受精程序都遵循相同的步骤和时间线。这些进行体外受精的中国医生可能没有意识到这名父亲的HIV感染状况,或者这些胚胎是经过基因修饰的。贺建奎只需要一名愿意在授精时注射CRISPR的胚胎学家。他的言辞似乎表明进行体外受精的医生似乎没有参与随后选择要植入的胚胎的决定。这是对参与体外受精的医生的一次警钟:科学技术将继续发展,绝望的不孕不育夫妇可能会忽略未知的风险或相信该技术已被证明是安全的。一旦我们这些治疗不孕不育的医生有意识地移植了经过生殖系编辑的胚胎,我们实质上就是在向父母和未来的孩子确认这种基因修饰的安全性。有可能知道这一点吗?”


8.这份论文手稿歪曲了基因编辑婴儿的出生时间

贺建奎论文手稿遭曝光,披露基因编辑婴儿不为人知的秘密
到目前为止,一些媒体报道和熟悉这项研究的人士已经确定,这对双胞胎出生于十月,而不是十一月。为什么贺建奎的团队给出了错误的日期?这可能是为了保护这对夫妇及其双胞胎的匿名性。在一个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每个月可能会有一万多对双胞胎出生。伪造日期可能是为了让重新鉴定他们的身份的企图变得更加困难。


9.不清楚是否有存在适当的伦理审查

这篇论文手稿对伦理进行了非常简短的讨论。它说该研究计划已经在中国临床试验登记处进行了登记,但是实际上这种公开登记仅在这对双胞胎出生后才进行。

贺建奎论文手稿遭曝光,披露基因编辑婴儿不为人知的秘密

Hank Greely说,“何时登记的呢?答案是在2018年11月8日,即这对双胞胎出生后不久和宣布她们出生之前,这可能是为了增加发表的可能性。这不是正常的登记。也许已经获得了伦理批准,不过医院已否认了这一点。谁在说实话?不确定我们是否会知道。针对全面的伦理审查,‘我们被告知’这个短语并不是强有力的证据。这份论文手稿也没有讨论中国禁止HIV阳性父母接受辅助生殖服务的禁令。据报道,为了进行必要的HIV检测,贺建奎让其他男性假装是预定的父亲。这份论文手稿没有谈及这一点。在我看来,这很可能是真的,真是混账。如果确实是真的话,这意味着他欺骗了中国的监管程序。”


10.这些研究人员并未在制造活的基因编辑婴儿之前测试HIV免疫是否有效

在这项研究中,贺建奎的研究团队概述了他们从这对双胞胎那里收集血液的计划,以查看他们编辑过的细胞是否真正地抵抗HIV。在制造这两名经过基因编辑的女性双胞胎婴儿之前,他们本可以尝试提前了解这一点。在植入胚胎之前,他们可以将它们冷冻,同时在实验室对细胞进行相同的编辑并测试HIV对这些细胞的影响。

贺建奎论文手稿遭曝光,披露基因编辑婴儿不为人知的秘密

Fyodor Urnov说,“这就表明这个研究团队把他们的利益置于这对捐献胚胎的夫妇和他们未来孩子的利益之上。这份论文手稿中没有任何证据支持这种新的CCR5突变形式可阻止HIV感染的基本预期。在植入胚胎之前确定这一点至关重要。他们可以使用一种已知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在实验室中对免疫系统细胞进行相同的基因编辑,然后用HIV感染它们。只有携带阻止HIV感染的CCR5变体的细胞才能存活下来。这个研究团队选择不进行这项检测。相反,他们利用携带完全不确定功能影响的CCR5突变形式的胚胎培育出婴儿。这些研究人员赶时间吗?还是他们根本不在乎吗?无论作出何种解释,这种对基本伦理规范和研究准则的严重违反都与犯罪行为相去不远。”


11.一名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可能帮助贺建奎证明他的实验是合理的

这份论文手稿的结论包含了一个意料之外的题外话,为这项研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由,该理由将这个研究项目与非洲HIV流行病的核心地带联系了起来。感染HIV的非洲母亲的许多未感染儿童都患有一种称为‘HEU’的综合征,这使得他们更容易患上各种儿童疾病。这些作者说基因组编辑可能是对抗HEU的‘新策略’。

贺建奎论文手稿遭曝光,披露基因编辑婴儿不为人知的秘密

这个想法没有任何证据,但是有一些关于贺建奎从哪里得到这一点的线索。在一封他于11月22日发送给马萨诸塞大学生物学家Craig Mello(他当时是贺建奎的一家公司的顾问)的电子邮件中,他感谢Mello对这一主题提出的建议,并在他的电子邮件附上了上述同一段文字。

这是否意味着作为2006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的Mello对这份论文手稿做出了重要贡献?Mello很早就被告知有关这个双胞胎项目的消息,但Mello的一名发言人说,他从未就如何撰写这篇论文给贺建奎提出建议。但是,根据贺建奎的电子邮件,任何这样的互动都意味着不被承认。他再次写信给Mello,“我不会告诉别人你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


12.这个研究项目还有其他的支持者,但缺少一些关键信息

贺建奎论文手稿遭曝光,披露基因编辑婴儿不为人知的秘密
这份论文手稿最后感谢了一批人,根据贺建奎的说法,这些人针对这篇论文正文的初稿给出了直接的反馈或者给出了其他的建议。在对“编辑”这篇论文的正文表示感谢时,他提名了加州大学的研究员Mark Dewitt。Dewitt没有回复贺建奎发送过来的电子邮件,但早些时候描述了他自己的角色,称他已对这个研究项目提出警告。斯坦福大学伦理学家William Hurlbut说,他曾向贺建奎提供伦理意见,但他不知道这名中国科学家制造了基因编辑婴儿。

贺建奎还感谢英国马生殖专家W.R. “Twink” Allen,以及Allen当时的学生Jin Zhang,也就是John Zhang,他现在是纽约新希望生育中心的负责人,该中心是纽约最大的生育中心之一。据报道,Zhang在去年年底计划与贺建奎合作,为基因编辑婴儿开设医疗旅游业务。
在这些名字中,只有Allen的研究之前从未因与这项CRISPR婴儿研究存在关联而被引用。针对通过电子邮件与他联系的尝试,Allen没有给出回复。Zhang一直没有透露自己的角色,他告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他不熟悉这份论文手稿。他在10月份告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我从未见过它。”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拥有的这份关于基因编辑双胞胎的论文手稿版本缺少科学论文中通常存在的两个至关重要的披露。首先,它没有提供有关谁资助了这个项目或者这些作者在研究结果中有什么经济利益的信息。它也没有详细介绍每个作者作出的科学贡献。这意味着这篇论文的正文并未明确描述唯一的非华裔作者、赖斯大学的Michael Deem发挥的作用(特别是是否与患者进行任何实际接触)可以决定着Deem或他所在的大学可能面临的惩罚。Deem的律师没有回答任何问题,包括要求提供他过去声明的副本,以尽量减少他在这项研究中的作用。赖斯大学表示,它针对此事的调查正在进行中。


13.这些研究人员忽略了有关基因编辑不一致的证据

这份论文所附的数据,即所谓的‘补充’材料是贺建奎先前公开显示的表格。这些数据显示当他的研究团队试图测量CCR5基因发生了何种编辑时,在这对双胞胎的胚胎和出生后的组织中发现的DNA序列读出值,即DNA图谱(chromatogram)。

贺建奎论文手稿遭曝光,披露基因编辑婴儿不为人知的秘密

包括Musunuru在内的一些观察者都说这些数据清楚地表明这些胚胎是“镶嵌的”,这意味着胚胎中不同的细胞被不同地编辑。他说,在这些DNA图谱中可以看到多个基因编辑的存在,即在给定的DNA位置上的重叠信号中记录了几个不同的读出值。

这些数据的言下之意就是这对双胞胎的身体可能由用不同方式编辑的细胞的组成,或者根本就不是。Musunuru指出,这意味着仅她们的某些细胞可能具有抵抗HIV感染的基因编辑。这也意味着一些细胞可能具有未检测到的“脱靶”编辑,这可能会导致健康问题。从贺建奎对动物胚胎的实验中可了解到,这种镶嵌问题是众所周知的。这个研究项目的秘密之一是,如果胚胎有这种缺陷,贺建奎为何选择继续利用它们开展实验。

在这份论文手稿中,贺建奎没有解决这个秘密。它仅说,“对所有样品中的CCR5基因进行了深度测序,以检查基因编辑的镶嵌性(mosaicism)。”没有对他的团队发现的东西进行解释,也没有承认这些数据似乎显示出镶嵌现象或这是一种问题。(生物谷 Bioon.com)


参考文献:

China’s CRISPR babies: Read exclusive excerpts from the unseen original research
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s/614764/chinas-crispr-babies-read-exclusive-excerpts-he-jiankui-paper/

健康一生

apasstour 医健游测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