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时代
就找基因君

PCR多基因联合检测再上新台阶 ——艾德生物肺癌多基因联合检测产品“艾惠健”获批

基因君

20188月24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批准厦门艾德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艾德生物”,股票代码:300685)的新一代多基因联合检测试剂盒(商品名:艾惠健)上市,该试剂盒可检测肺癌EGFR、ALK、ROS1、KRAS、BRAF、HER-2、RET、MET、NRAS、PIK3CA等核心驱动基因,是艾德生物继肺癌三基因联合(EGFR/ALK/ROS1)检测产品和肠癌系列基因联合(KRAS/NRAS、KRAS/NRAS/BRAF、KRAS/NRAS/BRAF/PIK3CA)检测产品之后,第五个获批上市的多基因联合检测产品,将基于PCR平台的肿瘤多基因联合快速检测推向了又一个高峰!

癌症尤其是肺癌,靶向治疗药物开发日新月异,随着作用于不同基因的靶向药物相继快速问世,临床治疗前对靶点基因检测的需求也越来越广泛,成为临床诊疗中的“刚需”。因此,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和美国分子病理学学会(AMP)三大权威机构也在去年底对其共同发布的肺癌分子检测指南进行了更新,明确:有条件的实验室除检测肺癌常规必检基因EGFR/ALK/ROS1外,建议同时检测BRAF/MET/HER2/KRAS/RET。“艾惠健”的上市必将推动肺癌分子检测指南的落地实施,造福肿瘤患者。实现基因检测的技术众多,其中基于PCR平台的基因检测凭借其技术成熟、简便快捷、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结果判读客观等特点,成为临床可及性最高的一线检测方法。国内外众多大型临床研究及室间质评均证实基于PCR平台的ARMS技术已成为EGFR、KRAS、BRAF等基因突变检测的金标准,而RT-PCR检测ROS1等基因融合的有效性也已在国际大型药物临床研究中被充分证实,并纳入《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病理专家共识》。此次,艾德生物获批的人类肺癌多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商品名:艾惠健)是基于其自主知识产权的ADx-ARMS®核心技术平台的创新产品,将基因突变和基因融合完美整合到同一个检测程序之中,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当天出报告,实现了不同基因变异类型的同步快速检测,满足患者得到及时诊治的紧迫需求!

艾德生物是由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郑立谋博士于2008年回国创建的具有国际品牌、以自主创新驱动的肿瘤精准医疗上市企业。企业创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国内医疗机构肿瘤基因检测能力的建设及规范化,锚定临床需求和患者利益,针对院内检测最普及的PCR平台开发出多种基因检测试剂产品,凭借自身技术领先优势,艾德生物率先开发出EGFR、ALK、ROS1、KRAS、BRAF、EGFR/ALK/ROS1等单基因、多基因检测产品,此次获批的“艾惠健”更是将PCR技术平台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覆盖了肺癌已上市及未来3-5年潜在上市靶向药物所有的核心基因靶点,将助力临床实现在最短的时间、用最少的样本让患者从精准医疗中获益。在肺癌靶向药物伴随诊断领域,艾德生物已拥有全面领先、完善的PCR平台技术整体解决方案,每年服务数十万患者,全方位响应临床治疗检测需求!

 

Mol Psych:科学家鉴别出能促进个体患阿尔兹海默病的新型风险基因

基因君

2018年9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Psychiatr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了一些新基因,其或能帮助理解促使人群患上阿尔兹海默病的遗传风险因素。

Mol Psych:科学家鉴别出能促进个体患阿尔兹海默病的新型风险基因

图片来源:public domain

近年来,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而且其是引发痴呆症的最常见原因,同时也是导致65岁及以上成年人死亡的第五大原因;阿尔兹海默病的主要特征为患者大脑中会形成衰老斑块(β淀粉样蛋白的胞外堆积)和神经原纤维的缠结(高度磷酸化tau蛋白的聚集),其会导致个体大脑出现神经变性症状以及记忆减退,最终死亡。尽管如今阿尔兹海默病的流行率不断增加,而且其给社会带来的负担也越来越重,但目前研究人员仍然并不清楚促进人们患上阿尔兹海默病的遗传和环境因素。

医学博士Eliezer Masliah表示,大规模的深度基因测序研究或许就能够帮助我们发现让个体患上阿尔兹海默病的突变或帮助有效抵御该病的变异,此外,大型的数据分析也能够帮助研究人员推进对阿尔兹海默病的研究,识别一些罕见突变或许有望帮助研究人员寻找新型治疗靶点,并且开发针对阿尔兹海默病的新型个体化疗法。

文章中,研究人员对将近6000名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和5000名认知健康的老年人进行研究,对两组人群机体的外显子组进行了比较分析,随后他们在基因中发现了一些罕见突变或许会增加个体患阿尔兹海默病的风险,而且这些新发现的基因也可能会提示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和蛋白质产生的变化,这些综合性的改变被认为是导致阿尔兹海默病患者整体神经变性的原因。

研究人员希望本文研究能够帮助阐明机体遗传结构与阿尔兹海默病之间的关联,而这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开发新型疗法至关重要;研究者Lindsay A. Farrer博士解释道,很多研究发现都能够为阐明疾病发病机制提供线索,同时还能够提供生物实验的靶点来帮助研究人员理解这些基因在阿尔兹海默病病理学表现中的关键角色。

后期研究人员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在基因组中寻找更多与阿尔兹海默病发病风险相关的基因,这对于后期开发治疗该病的新型疗法至关重要。(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处:

Jaeyoon Chung, Xulong Wang, Toru Maruyama, et al.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Alzheimer’s disease endophenotypes at prediagnosis stages. Alzheimer’s & Dementia, 2017; DOI: 10.1016/j.jalz.2017.11.006

Nature子刊:华人团队的基因疗法 竟有望打败可卡因依赖?

基因君

 

Nature子刊:华人团队的基因疗法 竟有望打败可卡因依赖?

 

今日(9月19日),《自然》子刊《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在线发表了一篇来自芝加哥大学的最新研究论文。由Ming Xu教授和Xiaoyang Wu教授领衔的一支团队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开发了一款全新的基因疗法。它有望能缓解可卡因滥用的问题!

前几年,《湄公河行动》的热映让普通百姓直观认识到了毒品的危害。在诸多毒品中,可卡因是危害最大,流行程度最广的药物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吸食可卡因的人数多达数千万,与之相关的犯罪事件层出不穷。

说吸毒者是“害人害己,家破人亡”,一点都不夸张。

可卡因最可恶的地方,就是它会欺骗我们的大脑,让我们感觉到愉悦。很遗憾,对于这种毒品,我们目前的治疗方案有限。即便一些瘾君子成功戒毒,他们也很容易在之后复吸。

而这支团队则用了一个巧妙的方法,去解决可卡因滥用的问题。

首先,他们发现一种叫做丁酰胆碱酯酶(butyrylcholinesterase,BChE)的分子可以降解可卡因。也就是说,在毒品影响人体前,这种酶就可以破坏毒品分子。

但这个酶也有一种硬伤——它的半衰期很短。如果通过普通注射的方法进入人体,它很快就会被代谢完毕。这样一来,它的实际应用价值就很有限。

而这正是这支科研团队的创新之处。他们使用CRISPR基因编辑方法,在皮肤干细胞中表达这种能破坏可卡因的酶。随后,他们用这些干细胞培育出皮肤,再将这些皮肤移植到小鼠的身上。

研究发现,接受了皮肤移植的小鼠,体内的可卡因水平出现了明显下降。也许是因为毒品对这些小鼠的影响更小,从行为上看,它们对毒品的需求也比对照组更低。

更棒的是,这种疗法不但疗效持久,还非常安全。研究人员表示,在皮肤移植的8周后,小鼠体内的BChE表达水平依然很高,表明可以持久降解可卡因分子。而皮肤移植本身是一种被应用了几十年的技术,经常用于烧伤患者,其风险可控。

研究人员称,一些小鼠在接受治疗后,已经健康活上了12个月。对于小鼠的寿命来说,这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我们的研究表明移植经过基因改造的皮肤干细胞,有望在体内长效带来具有活性的可卡因水解酶,”研究人员们说道:“综合来看,我们的结果说明基于皮肤的基因疗法有望成为安全有效,且低成本的疗法,用于治疗可卡因滥用。”

这几年来,基因疗法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也有抗癌疗法得到了美国FDA批准。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基因疗法问世,对更多健康问题带来新的解决方案。(生物谷Bioon.com)

Science:重大进展!鉴定出有害藻花产生强效神经毒素软骨藻酸的基因簇

基因君

2018年9月29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持续了5年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克雷格文特尔研究所(J. Craig Venter Institute, JCVI)、莫斯兰丁海洋实验室、南加州大学、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和捷克南波西米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产生软骨藻酸(domoic acid)的遗传基础,其中软骨藻酸是一种由有害藻类大量繁殖产生的强效神经毒素。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9月28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Biosynthesis of the neurotoxin domoic acid in a bloom-forming diatom”。

有害的藻类大量繁殖(algal bloom, 也称有害藻类水华,有害藻华)会对世界各地的沿海地区造成重大的经济和环境破坏。这些藻华偶尔产生的毒素能够让海洋哺乳动物患病,并且当这些毒素在海鲜中聚集时会危机人体健康。接触高剂量的软骨藻酸—由一种属于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的硅藻类浮游植物产生—可导致记忆丧失性贝类中毒,这是一种以癫痫发作和短期记忆丧失为特征的潜在致命性疾病。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这些研究人员鉴定出海洋浮游植物拟菱形藻中的与软骨藻酸产生相关的一个基因簇。

这种类型的微藻是值得注意的,这是因为在2015年夏天,它引起了从阿拉斯加州到加州圣巴巴拉市的北美西海岸有史以来记录的最大的有害藻华,并导致渔业和捕蟹季节的关闭,以保护消费者免受潜在的贝类中毒。

Science:重大进展!鉴定出有害藻花产生强效神经毒素软骨藻酸的基因簇
软骨藻酸(domoic acid)化学结构式。

尽管人们已对拟菱形藻开展了数十年的研究,但是这些海洋浮游植物毒性的分子基础仍是不清楚的。这些研究人员发现,这些新鉴定出的基因含有制造软骨藻酸毒素的生物学指令,而且当拟菱形藻产生这种毒素时,这些基因处于“开启”状态。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斯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的Patrick Brunson说,“通过鉴定出编码软骨藻酸产生的基因,我们如今能够提出关于开启或关闭这些基因的各种海洋条件的问题。这些知识将让我们能够在遗传水平上追踪这种藻华毒素的产生。”

通过展示如何在体外培养时开启这些产生软骨藻酸的基因,这些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将促进藻花进化的海洋条件与毒素产生相关联在一起的方法。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海洋科学部项目主任Hedy Edmonds说,“了解藻花如何产生毒素以及哪些条件导致这种毒素产生是至关重要的。这项研究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工具用于监测藻花和在这种情形发生之前预测毒素的产生。”

有害的藻花是难以预测的,并且引起藻花的生物通常具有非常复杂的大型基因组。这些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的最大意义在于能够在遗传水平上研究藻花。对参与软骨藻酸产生的基因的了解将允许对藻花进行遗传监测,并有助于鉴定触发毒素产生的条件。

论文共同通信作者、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史卡格斯药学与药物科学学院的Bradley Moore说,“由于藻类的基因组是非常复杂的,海洋微藻毒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难以捉摸的。如今,我们已有了拟菱形藻的基因组和一种产生软骨藻酸的遗传途径,我们也开始明白为何这些微藻会产生毒素,以及这种能力是如何被激活的。这些新知识最终可能会更好地让我们如何预测未来的毒素产生事件并为此做好准备。”

这项新的研究建立在南加州大学的David Hutchins于2011年完成的一项研究,在那项研究中,Hutchins等人已发现当海洋中存在有限磷酸盐和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时,硅藻类海洋浮游植物能够大量地产生软骨藻酸而变得有害。这一发现具有重要意义,部分原因是科学家们已观察到,由于人类社会使用化石燃料,海洋吸收了更多的超过自然水平的二氧化碳数量。这种更多的二氧化碳吸收和海洋温度上升意味着软骨藻酸事件变得更加普遍,毒性更大,持续时间比前几十年更长。这些研究人员利用Hutchins领衔的那项研究的结果来鉴定出这些负责产生这种毒素的基因。

论文共同通信作者、在JCVI和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同时任职的生物学家和硅藻基因组学专家Andrew S Allen说,“我们发现非常有趣的是,在体外培养时,磷酸盐限制和增加的二氧化碳能够对软骨藻酸产生具有如此强烈而微妙的影响。我们能够直接地将基因表达与这种毒素产生相关联在一起,而且这一观察结果导致我们直接发现了这些编码软骨藻酸产生的基因。”

在Allen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的JCVI研究人员从这种微藻中提取出RNA转录本并进行测序,这种方法能够测量有活性的基因。随后对由RNA转录物编码的遗传序列的分析鉴定出据推测产生这种毒素的基因。在Moore实验室中开展的体外生物化学实验随后确定了一系列产生这种毒素核心结构的酶。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海洋生物技术与生物医学中心博士后研究员Shaun McKinnie说,“合成软骨藻酸的一些生物合成酶在遗传水平和生化水平上是独一无二的。鉴于我们能够将这些诊断性的化学转换与它们的酶和基因相关联在一起,我们希望科学家们能够开始预测有害藻华中的软骨藻酸毒性潜力,从而作为当前的监测方法的补充。”

对有害藻华的监测和预测进行研究的科学家们表示,这一发现为增加对这种现象的理解提供了希望,并有助于更好地预测软骨藻酸事件的轨迹,以应对未来的气候变化。

美国南加州海岸海洋观测系统(Southern California Coastal Ocean Observing System, SCCOOS)主任、生物海洋学家和有害藻华研究员Clarissa Anderson(未参与这项研究)说,“这一突破标志着我们对这些事件的理解迎来一个明显的转折点,这是因为围绕着拟菱形藻的有毒藻华存在着的大量不确定性是我们对软骨藻酸合成本身的未充分掌握的结果。在美国西海岸和其他地方预报有害藻华的最高目标是预测拟菱形藻何时何地和最终为何启动或关闭软骨藻酸产生。我们可能永远无法阻止这种有害的藻华,但是我们能够更好地监测软骨藻酸产生的早期阶段。”(生物谷 Bioon.com)

参考资料:

John K. Brunson1,2,*, Shaun M. K. McKinnie1,*, Jonathan R. Chekan et al. Biosynthesis of the neurotoxin domoic acid in a bloom-forming diatom. Science, 28 Sep 2018, 361(6409):1356-1358, doi:10.1126/science.aau0382.

Georg Pohnert, Remington X. Poulin, Tim U. H. Baumeister. The making of a plankton toxin. Science, 28 Sep 2018, 361(6409):1308-1309, doi:10.1126/science.aau9067.

Science:发现五种基因能让健康细胞癌变

基因君

 

Science:发现五种基因能让健康细胞癌变

 

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近日发现了前列腺癌和肺癌晚期小细胞癌的共同发展过程。这些共同的分子机制可能不仅会带来前列腺癌和肺癌的药物发展,还可促进几乎任何器官的小细胞癌的药物研究。

相关研究成果于10月5日以“Reprogramming normal human epithelial tissues to a common, lethal neuroendocrine cancer lineage”为题发表在《Science》杂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及Edythe Broad再生医学干细胞研究中心的创始主任Owen Witte教授领导了这项研究。

对治疗产生抗性的癌症通常会发展成小细胞癌,也称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mall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s,SCNCs),预后极差。某些癌症可以通过改变细胞类型来逃避治疗,例如从侵袭性腺癌到小细胞癌。

先前的研究暗示,来自不同器官的小细胞癌可能是由共同的机制驱动的,但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这项研究首次清晰描述了其进化过程。

Witte说:“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和其他组织的小细胞癌仅在名称上具有相似性,肿瘤学家将它们视为不同的实体进行治疗。然而,在过去几年里,研究人员越来越意识到癌症有相似之处,这也是我们的工作所证实的。”

具体来说,该研究的第一作者Jung Wook Park博士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合作者通过将带有五个基因的人类前列腺细胞(统称为PARCB)移植到小鼠体内,探索了癌症类型之间的潜在相似之处。当这些细胞在小鼠体内生长时,它们显示出人类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独特特征。

抗体肿瘤模型中五种基因的变化状态,能让健康细胞癌变

该小组还发现,为了使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在前列腺中发展,两种抑癌基因TP53和RB1在引入PARCB时必须同时失活。

进一步的测试证实了PARCB-SCNC细胞和来自人类的小细胞前列腺癌细胞之间惊人的相似性。特别是,RNA表达和某些基因的开启和关闭几乎相同。

“PARCB-SCNC癌症和人类小细胞前列腺癌样本之间的相似性非常惊人,”Witte说,“如果你盲目地将数据集交给统计学家,他们会认为它们是相同的细胞。”

该小组还查看了大型基因表达数据库,以比较他们的PARCB-SCNC细胞与其他器官癌症的基因表达模式。他们发现PARCB-SCNC细胞的基因表达模式与前列腺癌和肺癌非常相似。

接下来,他们测试了PARCB基因是否可以将人类肺部的健康细胞转化为小细胞肺癌,结果证明可以。

目前,该小组正在绘制控制小细胞癌转变的整个连锁反应过程的基因图谱。

总结来说,这项研究发现:当前列腺和肺细胞健康时,它们有非常不同的基因表达模式,但是当转化成小细胞癌时,它们的基因表达模式几乎相同。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小细胞肿瘤进化相似,即使它们来自不同的器官。

“我们的研究揭示了小细胞癌内的‘主基因调节因子’( master gene regulators),它们控制小细胞癌细胞中多种基因表达的关键蛋白质。研究这些调控者可能会开发对抗癌症的新方法。” Witte总结。(生物谷Bioon.com)

 

研究发现调控甜高粱茎秆持汁特性基因

基因君

 

研究发现调控甜高粱茎秆持汁特性基因

在植物进化历程中,维管组织的产生是一次重大的事件。维管植物通过产生木质部导管、增厚次生细胞壁及成熟期细胞程序性死亡,为茎秆提供结构支持和水分运输功能。茎秆持汁性是作物的重要性状,与木质部发育过程密切相关。以往研究发现,在拟南芥和小立碗藓中存在特定的NAC转录因子调节木质部发育,调控植物组织水份运输。但由于茎秆持汁表型并未被广泛重视,目前在作物驯化中受选择调控茎秆持汁基因的报道极少。甜高粱是普通籽实高粱的变种,茎秆持汁性是甜高粱的典型特性,直接影响茎秆含糖量、总生物量和抗逆性,100多年前就受到关注,但其调控基因尚未克隆,分子机理一直是个谜。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景海春研究组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图位克隆方法,鉴定到控制甜高粱茎秆持汁性的Dry基因。研究人员发现,该基因编码植物特有的NAC转录因子,其功能缺失是甜高粱茎秆富含汁液的重要原因;该基因在甜高粱的起源与驯化过程中受到选择。群体基因组学分析表明,Dry基因从野生高粱驯化为栽培无汁高粱受到瓶颈效应,导致遗传多态性降低;筛选dry突变体是选育有汁甜高粱的关键一步。

该研究首次揭示单子叶植物中NAC转录因子在茎秆水分运输中的作用。该基因在禾本科作物家族中的保守性,有助于促进作物的茎秆持汁表型的遗传改良,为作物育种上获得籽粒及秸秆“双丰收”提供了可能。

该成果于10月11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Plant Cell,得到了期刊评论员的高度评价。同时,该成果获得美国植物生物学家协会的题为A crucial gene controls stem juiciness in sorghum and beyond 的报道。报道援引德克萨斯大学博士Thomas Juenger的评价,认为该工作是甜高粱标志性基因的重大发现,是综合运用遗传图谱、自然变异和转基因手段来理解重要驯化事件中关键遗传因子的范例。

景海春研究组张丽敏、冷传远、罗洪、吴小园和刘智全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景海春和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才宏伟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倡议项目的支持。(生物谷Bioon.com)

 

助力表观遗传基因检测,罗氏诊断-易毕恩示范合作实验室落地青浦

基因君


日前,全球体外诊断领导者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罗氏诊断”)与上海易毕恩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毕恩”)共同举办“表观遗传学肿瘤早筛领域临床转化高峰论坛”,并隆重宣布“罗氏诊断-易毕恩示范合作实验室”正式落地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青浦园区。

助力表观遗传基因检测,罗氏诊断-易毕恩示范合作实验室落地青浦
图为:罗氏诊断-易毕恩示范合作实验室挂牌仪式

该示范实验室基于罗氏诊断领先的基因检测整体解决方案和易毕恩全球独家的全基因组5-羟甲基胞嘧啶(5hmC)高通量检测技术,未来将致力于表观遗传学的基因检测科研服务、生物分析及产品研发。

基因表观遗传学是指在不改变基因序列的情况下发生的可遗传变化。目前,对不同疾病研究发现,表观遗传修饰是基因调控过程的关键机制,它的异常变化往往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此次易毕恩基因携手罗氏诊断共建示范合作实验室,旨在强强联手,发挥各自优势,通过简化的工作流程和专业的技术支持进一步满足表观遗传技术——全基因组5hmC高通量检测技术的临床转化要求,树立表观遗传行业标杆,进一步助力早期癌症高精准筛查的发展。

助力表观遗传基因检测,罗氏诊断-易毕恩示范合作实验室落地青浦
图为:罗氏诊断生命科学与组织诊断事业部市场总监殷俊女士

“作为世界领先的体外诊断公司,在基因测序和精准化、个体化治疗蓬勃发展的今日,罗氏诊断也在积极寻求与该领域的先行者达成合作。易毕恩对质量体系的高要求、坚持产品及服务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与我们不谋而合,这也是达成此次合作、建立起示范实验室的重要基础。我们相信,凭借易毕恩先进的实验室设备以及与出色管理团队的携手合作,罗氏诊断将能够把更新、更全的解决方案辐射到该领域。”罗氏诊断生命科学与组织诊断事业部市场总监殷俊女士表示。

助力表观遗传基因检测,罗氏诊断-易毕恩示范合作实验室落地青浦
图为:易毕恩CEO陆星宇博士

易毕恩首席执行官陆星宇博士谈到,“现阶段,我们基于表观遗传学的5hmC检测技术已突破癌症早期筛查的技术壁垒,成功实现了早期癌症的高精准筛查。此次与罗氏诊断合作,将前沿的表观遗传检测技术与基因测序领域一流的解决方案相结合,必将如虎添翼,有力推动高精尖的基因检测技术与国内医疗应用实际的进一步融合以及表观遗传技术的临床转化,为临床和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助力表观遗传基因检测,罗氏诊断-易毕恩示范合作实验室落地青浦
图为:罗氏诊断生命科学与组织诊断事业部科研价值经理严怡雯女士(左一)

“罗氏和易毕恩的合作显然是强强合作的代名词,这种合作一方面可以帮助易毕恩更快速的把产品推向市场、更好的雕琢产品以深耕市场,满足临床应用的挑战,从而使患者更早、更好地获益;另一方面这样的合作也使罗氏得以走近终端用户,了解日新月异的应用需求,探索现有的产线和管线在新领域的业务机会,及更好地去研发满足中国客户的新产品和新方案,为中长期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罗氏诊断生命科学与组织诊断事业部科研价值经理严怡雯女士表示。

近年来,各类基因检测技术的长足发展推动了整个基因行业的大繁荣,与此同时,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前沿技术仍未实现与临床的更好结合。如何实现基因检测技术的产业化、将其在科研、政策、制度上的优势发挥最大功效,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此次“罗氏诊断-易毕恩示范合作实验室”的落地将进一步深入推进全基因组5hmC高通量检测技术的研发工作以及表观遗传领域的科研转化,真正做到科研与临床相相结合,让科研成果最终服务于人类。

改善患者视力及生活质量 基因疗法长期疗效积极

基因君

改善患者视力及生活质量 基因疗法长期疗效积极

 

今日,GenSight Biologics公司宣布,该公司的基因疗法GS010,在治疗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的3期临床试验中表现出积极的长期疗效。在接受治疗72周之后,保持对患者与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持续改善。

LHON是一种由于编码线粒体中名为NADH脱氢酶蛋白的基因出现突变而导致的遗传性眼科疾病。虽然基因突变出现在身体内所有细胞中,但是LHON的症状主要表现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上。基因突变会导致RGC中的线粒体功能失常,RGC不再能够将视觉信号传送到大脑中,导致患者失明。95%的LHON患者携带的基因突变出现在ND1, ND4和ND6基因上,而ND4基因突变是导致大多数LHON病例的原因,占欧美患者的70%和亚洲患者的80-85%。

GenSight公司开发的GS010是一种针对携带ND4基因突变的LHON患者的基因疗法。它使用AAV2病毒载体,携带正常的人类线粒体ND4基因。而且AAV2载体携带的ND4基因带有特定线粒体靶向序列(MTS),让mRNA能够被运送到线粒体表面的核糖体中,从而促进蛋白在线粒体中的表达和递送。这一基因疗法的目标是在患者接受一次治疗之后,能够长期改善视力,甚至成为治愈性疗法。

本次公布的试验结果来自名为REVERSE的3期临床试验。37名LHON患者在接受治疗6-12个月之前开始出现视力丧失。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前使用名为NEI VFG-25的问卷调查来综合衡量他们对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自我评估。在接受一次基因疗法治疗后,患者定期汇报与基线相比,NEI VFQ-25评分的改善。

试验结果表明,在接受治疗后72周,患者NEIVFG-25评分与基线相比得到了提高,而且与接受治疗后48周的数据相比,生活质量的改善得到了维持。

“我们很高兴看到,使用NEI VFQ-25检测的患者与视觉相关的生活质量改善,与GS010的临床指标改善一致。GS010已经被证明可以保护RGC和视神经功能,并且改善视力,”GenSight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Bernard Gilly先生说:“这表明我们研究人员检测到的临床视力指标上的改善确实能够转化为患者日常生活中的生活质量的提高。”

GenSight公司同时在另一项名为RESCUE的3期临床试验中检验GS010的疗效,如果试验结果积极,该公司计划在2019年晚些时候在欧洲递交监管申请。(生物谷Bioon.com)

 

Nat Chem Biol:利用转录因子诱饵激活沉默的生物合成基因簇

基因君


2019年1月6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人员在链霉菌中引诱抑制沉默基因表达的阻遏分子离开,从而成功地揭示出几个大型的处于沉默状态的基因簇产生新的天然产物。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12月31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ctivation of silent biosynthetic gene clusters us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decoys”。论文通讯作者为伊利诺伊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教授Huimin Zhao博士。

鉴于许多抗生素、抗癌药物和其他药物来源于链霉菌中易于表达的基因,这些研究人员希望,之前未在实验室中表达过的基因将会在寻找新的抗菌药中产生新的候选物。

Zhao说,“有很多未被发现的天然产物在基因组中没有表达出来。我们认为它们是细胞的暗物质。抗菌剂耐药性已成为一项全球性挑战,因此显然迫切需要有助于发现新型天然产物的工具。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通过激活以前未曾探索过的沉默基因簇来发现新的化合物。”

这些研究人员之前展示了一种使用CRISPR技术激活小型的沉默基因簇的技术。然而,大型的沉默基因簇仍然难以激活。这些较大的基因簇让Zhao团队非常感兴趣,这是因为其中的许多基因具有的序列与编码现存的抗生素(比如四环素)的基因序列存在类似性。

Nat Chem Biol:利用转录因子诱饵激活沉默的生物合成基因簇
图片来自Nature Chemical Biology, doi:10.1038/s41589-018-0187-0。

为了激活最感兴趣的大型沉默基因簇,Zhao团队构建了他们想要表达的DNA片段的克隆,并将它们注入到链霉菌中,以便希望能够引诱阻止基因表达的阻遏分子离开。他们称这些克隆为转录因子诱饵(transcription factor decoy)。

Zhao说,“其他人出于治疗目的已在哺乳动物细胞中使用了这种类似的诱饵,但是我们在这项研究中首次发现它能够通过激活细菌中的沉默基因来用于药物发现。”

为了证实它们编码的分子确实发生表达,这些研究人员首先在两个已知合成天然产物的基因簇上测试了这种诱饵方法。接下来,他们为之前未探索过的8个沉默基因簇构建了转录因子诱饵。在接受这种转录因子诱饵注射的链霉菌中,目标沉默基因确实表达了,而且他们收获了它们产生的新的天然产物。

Zhao说,“我们观察到这种方法非常适用于靶向通过其他的方法很难靶向的大型沉默基因簇。它的优点还在于它并不干扰细菌基因组;它仅是将阻碍分子拉走。随后,这些沉默基因从天然的DNA中自然地进行表达。”

在寻找候选药物时,每种天然产物需要被分离出来,随后对它们进行研究以便确定它们的作用。在产生的8种新的天然产物分子中,这些研究人员纯化并确定了两种分子的结构,并在这项研究中详细地描述了其中的一种分子—一种新型的恶唑,其中恶唑是一类常用于药物中的分子。

这些研究人员接下来计划描述这8种化合物中的剩下7种化合物的特征,并通过使用多种检测方法来确定它们是否具有抗细菌活性、抗真菌活性、抗癌活性或其他的生物活性。他们还计划利用这种诱饵技术探究链霉菌、其他细菌和真菌中更多的感兴趣的处于沉默状态的生物合成基因簇,以便寻找更多未被发现的天然产物。Zhao说,欢迎其他研究团队将这种技术用于他们正在探究的基因簇中。(生物谷 Bioon.com)

参考资料:


Bin Wang et al, Activation of silent biosynthetic gene clusters us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decoys,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2018). DOI: 10.1038/s41589-018-0187-0.

elife: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有助于治疗寄生虫感染

基因君

2019年1月16日 讯 /基因宝jiyinbao.com/ –乔治华盛顿大学(GW)的研究人员以及泰国,澳大利亚,英国和荷兰等研究所的同事们首次成功地使用基因编辑工具CRISPR / Cas9来限制血吸虫病和肝吸虫感染的影响。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今天发表在eLife期刊上的两篇论文中。
“在我们的动物模型中,使用CRISPR / Cas9’敲除’的基因导致感染症状显着减少,”作者说道 “我们的研究还表明,这种革命性的新生物医学程序-CRISPR / Cas9-可用于研究蠕虫寄生虫,这是热带气候中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elife: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有助于治疗寄生虫感染
(图片来源:GW School of Medicine and Health Sciences)
CRISPR / Cas9是一项新技术,可使研究人员精确定位和灭活产生特定蛋白质所需的遗传信息。虽然该工具之前已在其他物种中使用过,但尚不清楚它是否适用于血吸虫病和肝吸虫感染的寄生虫曼氏血吸虫和Opisthorchis viverrini。
血吸虫病可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肝脏和肾脏受损,不育和膀胱癌。淡水蠕虫曼氏血吸虫通过钻入皮肤进入人体;一旦进入血液,它们会移动到各种器官,在那里它们迅速开始繁殖。他们的卵释放出几种分子,包括一种叫做omega-1核糖核酸酶的蛋白质,可以破坏周围的组织。 Brindley和他的研究团队使用CRISPR / Cas9“敲除”了这种蛋白质,并发现它大大降低了这种疾病的影响。
肝吸虫O. viverrini感染可引起一种称为胆管癌的肝癌。这种寄生虫通过摄入未经烹煮或未煮熟的鱼传播。一旦进入体内,寄生虫就会沉淀在人体肝脏中并分泌一种叫做颗粒蛋白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可能会促使肝细胞繁殖,从而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Brindley和他的研究团队使用CRISPR / Cas9去除编码颗粒体的基因,并产生只能产生极少量蛋白质的寄生虫,导致肝吸虫感染的症状明显减轻。
“这些被忽视的热带病影响了超过25亿人,主要生活在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拉丁美洲,”作者说:“CRISPR / Cas9是一种可用于限制这些感染影响的工具。当我们努力通过这项新技术更好地了解这些寄生虫如何侵入和损害我们的身体时,我们将找到治疗和疾病控制的新思路。”(生物谷Bioon.com)

资讯出处:Gene-editing tool CRISPR/Cas9 shown to limit impact of certain parasitic diseases

原始出处:Wannaporn Ittiprasert et al. Programmed genome editing of the omega-1 ribonuclease of the blood fluke, Schistosoma mansoni, eLife (2019). DOI: 10.7554/eLife.41337

健康一生

apasstour 医健游测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