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时代
就找基因君

多巴胺能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

多巴胺能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个体在经历重大创伤性事件后产生的一种心理疾患,由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产生。目前的PTSD遗传学研究存在结果异质性高、缺乏基因之间的交互作用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聚焦同一个生物学通路的基因是研究基因–基因交互作用的有效方法。多巴胺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在神经生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已经有研究显示多巴胺能系统与包括PTSD在内的多种心理疾患存在联系。因此,研究多巴胺能基因–基因交互作用与PTSD的关系是揭示PTSD遗传基础的一个可能的有效途径。
基于这一思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王力研究组和遗传与生物医学信息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昆林合作,在2008年汶川地震灾后人群(156名 PTSD病例和978名健康人群对照,主体为成年人)中对三个多巴胺能基因座(DRD2/ANNK1,COMT和DBH)的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s)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基因–基因交互作用DRD2/ANNK1-COMT(rs1800497×rs6269)与PTSD诊断结果显着相关(P=0.0008055),并且rs6269与PTSD诊断的关联受rs1800497控制。这一结果在另一个独立的汶川地震灾后人群中得到验证(P=0.01329)。Rs1800497标记了多巴胺D2受体(DRD2)的蛋白质密度,而rs6269标记了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蛋白质水平和酶活性。鉴于DRD2的作用在于接收多巴胺信号,而COMT的作用在于使多巴胺失活,两者的交互作用揭示了多巴胺能系统的动态平衡对PTSD发生的影响。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多巴胺能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对PTSD存在的影响,表明多巴胺能基因可以通过交互作用来影响PTSD的发生。这一非线性结果主要针对女性,并且有望推广至东亚人群。此外,存在交互作用的SNPs的基因型组合可以为PTSD的早期识别、分型和干预提供重要参考。
这一研究得到了中科院对外合作重点项目 (No. 153111KYSB2016003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31471004, 31470070和 31271099)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点项目(16JJD190006)的支持。研究结果已经在线发表于Frontiers in Psychiatry。
论文信息:Kunlin Zhang, Li Wang*, Chengqi Cao, Gen Li, Ruojiao Fang, Ping Liu, Shu Luo, Xiangyang Zhang, Israel Liberzon. (2018) A DRD2/ANNK1–COMT interaction, consisting of functional variants, confers risk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traumatized Chinese.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9:170. doi: 10.3389/fpsyt.2018.00170。(生物谷Bioon.com)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基因君官网 » 多巴胺能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健康一生

apasstour 医健游测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