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加频发的各种灾害是人类所共同面临的挑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调查显示全球有4%的人经历过人为灾害,有7.7%的人经历过自然灾害。儿童青少年尤其容易遭受灾害所造成的各种不良影响。在心理影响方面,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儿童青少年在经历灾害之后最容易发展出的心理问题。据估计,在儿童青少年的灾害幸存者中PTSD的流行率可达到30%-60%。
研究显示,遗传因素是影响PTSD症状的重要因素。控制五羟色胺基因表达的启动子区域基因关联多态性区域(5-HTTLPR)是目前PTSD研究中最热门的候选基因。该区域的长短臂等位基因能够控制五羟色胺转运体的表达,进而影响应激相关心理障碍的发生和发展。以往虽然大量研究发现该位点短臂等位基因的携带者更容易罹患PTSD,但也有许多不一致的研究结果出现。这种研究结果的异质性可能是由于实施研究的时间点距离创伤事件发生的时间间隔不同所造成的。
除了PTSD的发生之外,有研究者也指出遗传因素可能在PTSD症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一观点仍需来自实证研究的证据加以佐证。作为PTSD最热门的候选基因,目前仍然未有研究探究5-HTTLPR对PTSD的症状发展轨迹有何影响。
针对以上研究现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王力研究组对963名儿童青少年地震幸存者在震后2.5,3.5,4.5和5.5年进行了四次追踪调查研究。考察了5-HTTLPR基因的主效应和基因环境交互效应对震后2.5到5.5年间PTSD症状变化轨迹特征的作用,并且比较了在四个时间点上5-HTTLPR基因型对PTSD症状水平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5-HTTLPR基因型对PTSD症状发展轨迹有显着影响,相较L’等位基因的携带者,S’S’基因型的个体起始症状严重程度更高,但症状恢复速度更快(见图1)。同时该研究也发现,5-HTTLPR基因型与PTSD总体症状只在震后2.5年有显着关联,在其他时点无显着关联(见表1)。该研究中并未发现该基因具有显着的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该研究是首个对5-HTTLPR基因型与儿童青少年PTSD症状关联性分析的纵向研究。研究结果不仅扩展了现有的关于PTSD纵向发展变化的影响因素的认识,而且加深了研究者对于5-HTTLPR基因型在PTSD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作用的理解。同时该研究为PTSD症状,特别是早期PTSD症状的干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生物靶点。
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1099,3147100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6JJD190006)、中科院对外合作项目(153111KYSB20160036)、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ZDRW-XH-2019-4)及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Z171100000117014)的支持,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刊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主题为“Children and Disaster”的Special Section。 (生物谷Bioon.com)